第二章:训鹰(1 / 5)

驯鹰记 肖息 4581 字 2021-06-07

?这常盛出身贫寒,父母早亡,自幼被少林寺和尚收养,长大成人后就去当兵,从军三十多年,先后跟随杨业和杨延昭父子,身经百战,官衔节节高升。曾娶妻二人,育有三子,由于三个儿子出生前,正好遇上常将军打猎时杀死一只老虎、一只熊和一只鹰,故三个儿子取名为常剑虎、常剑熊、常剑鹰。

第一位妻子在生下大儿子后就撒手人寰,第二位妻子唐梅,是武林名门闺秀,娘家是当今武林八大门派之唐家堡,以暗器功夫名闻天下。唐梅一次在边关遇到仇家追杀,身负重伤,命悬一旦,正遇上打猎的常盛,将唐梅救回军营中,唐梅在军营中养伤近半年,得到常盛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人日久生情,结为夫妻。

唐家堡人原本极力反对这门婚事,无奈唐梅执意要嫁常盛,况且生米已煮成熟饭,唐家堡人也就默认了这门亲事,还派唐贵等仆人去常家照顾小姐和姑爷,这唐贵虽是唐家堡仆人,却也是唐门弟子,难怪身手不凡,其来常家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小姐和姑爷。

唐梅和常盛婚后育有二子,待小儿子长到四、五岁后,为了两个儿子的前途,唐梅和两个儿子一起搬到京城汴梁居住,而大儿子常剑虎已经长大成人,继续随父从军驻扎在边关。

一晃就过了十来年,三个儿子都已长大,提起这常家三兄弟,才华堪比当时名冠京城的陈家三兄弟,说起那陈家三兄弟,可谓家喻户晓。父亲陈省华为进士,官拜左谏议大夫;母亲冯氏对子女管教极严,在其严格要求下,三个儿子都取得不俗成绩,让人刮目相看。长子陈尧叟是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状元,后拜为相;次子陈尧佐为进士,后也拜为相;三子陈尧咨更了不得,文武双全,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高中状元,父子四人时称:一门四进士,兄弟皆状元,可谓前无古人。

这陈尧咨从小喜好射箭,并以春秋时期的神箭手养由基为榜样,专练百步穿杨,年纪轻轻与人比试就能十中八九,后来得到一个卖油翁点拨,箭术精进,更是百发百中,当世无双。出任地方官员后,陈尧咨也时常炫耀自己的箭术,见过的人没有不赞叹佩服的,陈尧咨时常将自己比作养由基,自称为“小由基”。

一次陈尧咨回家探亲,母亲冯氏问其政绩,陈尧咨又开始吹嘘自己箭术,冯氏闻言大怒,提起大棒就打,边打边骂:“你父亲教导你用忠孝来辅佐国家政事,你不把精力放在施政上,却沉迷于射箭,岂不是辜负了你父亲的愿望。”陈尧咨自此表面上有所收敛,但暗地里仍然偷偷以射箭为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