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记类》,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5]张唐英原著、王文才、王炎校笺《蜀梼杌校笺·序》,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
[16]《四库全书总目》卷66《史部·载记类》。
[17]朱彝尊:《曝书亭集》卷44《跋三·续锦里耆旧传跋》,四部丛刊本。
[18]句延庆:《锦里耆旧传》卷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蜀梼杌校笺》卷4《后蜀后主》。
[20]不著撰人:《五国故事》卷下,见《说库》,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二、孟昶《官箴》确有其事
称孟昶为明君,节俭、仁慈还在其次,其最为确切的例证莫过于他所著的《官箴》。孟昶《官箴》的精彩之处不外16个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强调不是官员养活百姓,而是百姓养活官吏。换言之,即官员并非百姓父母,百姓才是官员的衣食父母。传统时代的君主就有这样的认识,实可称为亲民君主。即使停留在口头上,仍然较为难得。可是对于孟昶著《官箴》,北宋官修、半官修史籍竭力加以掩盖。关于此事,有以下三点需要指出。
第一,在现存北宋著述中,孟昶《官箴》首见于北宋初年蜀地士人景焕所著《野人闲话》。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1《小说家类》称:“《野人闲话》五卷,成都景焕撰,记孟蜀时事,乾德三年(965)序。”其自序曰:“野人者,成都景焕,山野之人也。”[1]其实,他是一位博雅之士。陶谷《清异录》卷4《文用·副墨子》云:“蜀人景焕,博雅士也,志尚静隐,卜筑玉垒山,茅堂花榭,足以自娱。”黄休复《茅亭客话》卷9《景山人》称:“玉垒山人景焕,有文艺,善画龙,涉猎经史。”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6《近事·应天三绝》载:“处士景焕,一名朴,善画。焕与翰林学士欧阳炯为忘形之友。”清人吴任臣《十国春秋》依据各种资料,作《景焕传》。[2]但其生卒年不可考,只知其为后蜀、宋初人。景焕称:孟昶“承(高)祖纂业,性多明敏,以孝慈仁义,在位三纪已来,尊儒尚道,贵农贱商”;[3]“能文章,好博览,知兴亡,有诗才”;“开献纳院,创贡举场,不十余年,山西潭隐者俱起,肃肃多士,赳赳武夫,亦一方之盛事。”[4]总之,在景焕笔下,孟昶是位难得的明君。《野人闲话》五卷,如今仅存数则。现存《野人闲话·颁令箴》称:“蜀主能文章,尝为箴诫,颁诸字子,各令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