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主“本仁祖义,允文允武,乃天下之贤主也。”[18]《蜀梼杌》同样称颂“(孟)昶幼聪悟才辨,自袭位,颇勤于政,边境不耸,国内阜安。”[19]可见,“蜀人之词”与官方之语确实大不相同。按照北宋无名氏《五国故事》的记载,孟昶绝非奢侈、荒淫之君,而是节俭、仁慈之君。《五国故事》卷下载:孟昶“寝处惟紫罗帐、紫碧绫帷褥而已,无加锦绣之饰。至于盥漱之具,亦但用银,兼以黑漆木器耳。每决死刑,多所矜减。”《五国故事》虽非“蜀人之词”,但它作为民间私史,所载史实与官方国史相左。某些具体史事,甚至截然相反。如《新五代史》指责孟昶“好打球走马”,而《五国故事》则称:“昶后体重,遂不乘马。内厩惟饲一打球马,而久不按习,亦不堪乘跨。”[20]总之,北宋时期,孟昶在民间记述与官方文献中确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1]曾慥编:《类说》卷19《三朝圣政录·宝装溺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欧阳修:《新五代史》,卷64《后蜀世家·孟知祥附子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王应麟:《玉海》卷49《艺文·政要宝训(圣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4]韩琦:《安阳集》卷22《三朝圣政录·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8《三朝圣政录序》,陈植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晁以道:《景迂生集》卷1《奏议·元符三年应诏封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欧阳修:《欧阳文忠*集·奏议》卷12《论史馆日历状》,四部丛刊本。
[8]《宋史》卷319《欧阳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9]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5《正史类·五代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0]《新五代史》卷64《后蜀世家·孟知祥附子昶》。
[11]关于两朝国史的编修情况,可参看蔡崇榜:《宋代修史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第117-121页。
[1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开宝六年四年四月戊申、卷15开宝七年闰十月甲子,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3]《旧五代史》卷136《僭伪传三·孟知祥传附昶》。
[14]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66《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