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三皇齐崩(1 / 4)

越沧海 无财无能言财 3557 字 2021-06-06

?

汴京,金陵,杭州,成都,甚至是从来都没有半分读书气息的兴王府(广州)城里,《汉和字典》一下子以燎原之势席卷了几乎大半个中国,从此书最早面市的汴京和杭州,到其次的金陵、兴王府,再到最偏远的成都。此书出现的时间差也不过在一个月之内,五月上旬的时候,汴京和杭州的坊市上开始贩售此书,到了六月底,远在近万里之外的长江上游,繁花着锦的成都城内,也不能幸免。

一时之间,在汴京城内的各处青楼楚馆、茶肆酒楼,除了赳赳武夫在谈论大周皇帝御驾亲征刘崇的事情之外。其他以读书明理著称的读书人,则往往上演着一番番这般的谈话:

“张贡举,可通读了《汉和字典》了么?以某拙见,此书堪为自隋唐以来,兴盛教化的莫大殊勋啊。生于当世,真乃读书人之幸事!”

“刘秀才,谁说不是呢。唉,某也是贫寒出身,年幼时遭逢梁唐兴替,乡里正在博州,饱受涂炭啊!若非后来冯老相爷恩德,布施乡党孤苦,某如今只怕已经是荒野饿殍、尸骨果于狼腹了。然则,博州士子投奔冯老相爷时,也不过免于饥馁,要想读书,却是在不能够了。后来为兄也是与人为佃、寻机偷师,二十遍寒暑,方才略有学成,为州府贡举。若是当年便有着《汉和字典》,我辈读不起书的贫寒士子,又该是如何一番光景啊!”

“金宾贡,听说你们一班高丽国的宾贡生,如今也是人手一本抱着《汉和字典》苦学,还买下此书托海商往高丽国内寄送?”

“让诸位先生见笑了……偏鄙小邦,虽歆慕汉化,然民智未开,习文正音多有困难。晚生得此书后,与同学之士日夜研读,也觉得此书若是可以传入高丽,必然使小邦文教大盛,远迈新罗一朝。”

宾贡,是唐朝和五代时候科举的一项特殊制度,后来北宋时候也有沿袭,南宋就几乎废止了。当时的科举制度不像后世明朝那样有秀才、举人、进士的三级考试。中了秀才之后,秀才身份是终生有效的。但是州府考试选取的“贡举”之士,则不像明朝的举人那样终生有效。

也就是说,你在本科的州府一级选拔考试中,从一众秀才里脱颖而出、成了贡举士,仅仅是代表你可以参加今年这一科的进士考试。但是如果你没考中的话,下一次要想考进士就要重新通过贡举。不存在这次考不过下次还能沿用这个资格继续考的制度。

在贡举士之外,唐和五代的中央朝廷还设有“宾贡”制度,主要是针对藩属国的。藩属国读书人如果有才学的话,经过所在藩国君主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