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南唐亡国(1 / 4)

越沧海 无财无能言财 3224 字 2021-06-06

?

关于假名拼音的反切读音之法,钱惟昱自然是在让林克己带给冯道的私信中细密地陈述过的。冯道虽然年纪老迈、神智有些昏聩,但是毕竟是多年的读书种子;而且他一生最值得留诸史册的功绩,便是编修刻印《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了,对于这些说文解字的大典,自然是接受速度比较快。所以仅仅一日之内,就把这部书的内容梗概基本吃透了。

当下,柴荣一个武人,粗略看视之下自然不能尽数窥其奥妙。又不好意思稍微看不懂就请教,见王朴和冯道的辩论没有分出胜负,而且冯道居然口出大言,言之凿凿地铁口直断,说这部大典的功绩可比仓颉造字,心中也是悚然一惊,问道:“冯相,此书果真可以做到让启蒙童子识字的速度提升数倍,乃至十数倍么?此法究竟如何施为?”

不仅柴荣好奇,殿中文臣,又有谁人不比柴荣更加学识渊博?他们自然也是对于这种骇人听闻的旷世奇法有深远的求知欲的。当下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住了冯道,冯道也不紧不慢地把他理解的假名拼音之法解说了一遍,尤其是对于那几十个假名的正确念法和用法,粗略过了一遍。然后谆谆总结道:

“陛下,古法以双字切音为生僻字眼注音,所选切音字符庞杂繁多,凡数百字至千余字不等。启蒙童子若要学尽千字文、三字经,便需要由塾师一字一念、口穿耳受以定正音。识得千余字后,方能自行阅读《五经》、《九经》等典章,以切音之法自学其余生僻,且犹然有定音不准之虞。

且我华夏自古以来,虽有秦始皇行车同轨、书同文之旷世之功,却始终难有圣君鸿儒为‘读同音’之功绩。盖地分南北、人分东西,天下各处字样读音,皆由师生口耳相传所定,而相传之素材,凡千百字,莫能一统。

如今这本《汉和字典》所用之切音拼音秘法,去芜存菁,以区区五十余假名为拼切素材,便可囊括所有汉字之读音,从此以后,天下童子皆可正音同训、由启蒙塾师教授这数十假名之读音,后续便可以《汉和字典》的注音自学字音。无财束脩的寒门子弟,只要有借阅典籍的机会,便是无需入学也可自行习学。

以此见之,此法实在可称法天地之幽邃、穷宇宙之奥秘、为鬼神所惊泣、人事所难测。异日陛下王师平定四方,便可使北至幽燕、南极岭表、西入河湟,东达吴会——嗯,还不止东达吴会,而该是东达日本及海外岛夷诸国——普天之民,读皆同音。陛下神功圣德,远迈始皇帝矣!”

话说到这个份上,柴荣心中的那团烈焰也开始炽热地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