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里仁和老婆离婚后,没了人管(老婆都管不了他,两个孩子还那么小,自是更管不了他了),他更是整天与杜康为伴了。此时的他,每每醉酒之后,没了妻儿可以打骂了(孩子早逃到同情他们遭遇的邻居家或是同学家去了,或是被同乡接走了),他便跑去骂保卫科的荀科长去了。
杜里仁认定,老婆廖碧琼和他离婚,就是因了厂领导的干预,才进行得顺风顺水的。
杜里仁认为支持他老婆和他离婚的厂里的领导,就是保卫科的荀科长。
因为,后期(廖碧琼和杜里仁离婚之前的那段日子),每当杜里仁在家里发酒疯时,杜里仁单位的领导不再管了之后,廖碧琼也终于不再找单位领导来解决她的家事了。她学会了去找保卫科。
因为其时洪江厂保卫科,几乎履行了当地派出所的职能了。厂里工人什么打架斗殴啦、偷鸡摸狗啦、以及男女偷情啦(就是搞破鞋啦),等等,凡是和法律能沾上边的事情,洪江厂人第一时间,就是告到保卫科,由保卫科来解决。
每当杜里仁在家发酒疯打骂人时,廖碧琼便会带着孩子们,哭哭啼啼地去找保卫科的人,来解决问题。
洪江厂发生任何打架斗殴之事,均是由厂保卫科负责处理的。所以,当廖碧琼带着孩子去找保卫科的同志,请他们出面解决家里的问题时,保卫科的人哪怕再觉着厌烦,也是无法拒绝推脱的,他们必须出面解决杜里仁的家事。
其实,保卫科出面解决杜里仁家事的人,并不一定是荀科长。但保卫科来人,到家里来解决事情,主要是批评教育杜里仁的。杜里仁认定,保卫科来人,即使不是荀科长,那来人也是由荀科长指派而来的。
于是,荀科长便担上了唆使廖碧琼和自己(杜里仁)离婚的枉名。
杜里仁此后每喝醉了之后,因没有了老婆和孩子可以打骂了,他便趔趔趄趄地跑去大骂荀科长了。
杜里仁骂荀科长的语言,很有规律性。他先是慰问荀科长老娘老爹极其隐私的地方和私生活,再慰问荀科长的列祖列宗极其隐私的地方和私生活。最后,再捎带着骂荀科长对他自己的老婆心怀不轨(这点,当然纯属是他自己的臆测了)。然后,杜里仁结束整个醉骂,再趔趔趄趄地回家睡觉。他全然不管孩子了。
杜里仁大骂荀科长不是个东西,均是在红卫广场上进行。都说喝酒之人是酒醉肚里明的,这杜里仁虽是醉了,但他还是不敢跑到荀科长的家里去闹事的。因他醉醺醺地还知晓,若论打架,别说他醉乎乎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