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扩军(2 / 3)

力都难以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相较。

因此,陷入对峙的双方,不可避免地在赛格德一线进行了消耗战。奥地利和波兰立陶宛,在这里不断的流血......

然而,彼得丝毫不为巴尔干半岛激烈战火所动,依旧在莫斯科堡继续他处理政务的节奏。俄国日益庞大的疆土,让彼得逐渐感受到了兵力捉襟见肘。但是俄国的财政状况无法支持他完成新一轮的扩军计划。把损失过半的第一第二师团补充完整,已经把内阁弄得焦头烂额。彼得也实在不好意思再叫内阁出钱了。

然而,随着一周以后,来自亚速堡的多大上百辆的货运马车,将这份搁置的扩军计划再次推上了彼得的心头。俄国黑海监督几乎劫掠了整个伊斯坦布尔,所获得的财富简直难以计数。

除了俄国黑海舰队的官兵上下贪污的那一部分,绝大多数都被押送到莫斯科堡,上百辆装载着从伊斯坦布尔获得的财富,就这样送入了俄国中央政府的大门。

看着这份内阁花费数天之久的完成的战利品清单,彼得真的是笑容满面。不去计算那些珍贵的古董艺术品等等,单单是土耳其金币就搜刮了超过七千多万,如果再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算上,所有最后得到收入差不多是俄国全国五十年的财政收入。

俄国自俄土之战以来,一方面彼得大量的削减赋税,一方面因为要修建道路桥梁以及工业区,财政状况一直是赤字,如果不是第一次俄土战争的土耳其战争赔款填补这日益庞大的赤字,俄国中央政府恐怕就要宣告破产了。

也正是因为彼得的政策,导致的就是俄国经济发展民众富裕起来,国家却是穷的一塌糊涂。彼得的财政大臣已经不止一次的跟彼得报告俄国糟糕的财政状况。

然而这些从伊斯坦布尔获得的收入,足足是俄国全国财政收入的五十年,也就是五十倍。而且还不是这几年财政收入糟糕的五十倍,而是以前沙皇在位的时候苛捐杂税一样没少.收入最好的五十倍。

难怪历来君主均喜欢发动战争,果然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尸无骸”,由此也可以看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富庶。俄国黑海舰队仅仅只是在伊斯坦布尔搜刮了几天而已,恐怕得到的远远不及整座城市财富的十分之一。

虽然事实很残酷,然而彼得的莫斯科堡与伊斯坦布尔相比,真的就如同乡下穷亲戚与城里的富大户的差距。

因为得到了这笔庞大的收入,彼得的扩军计划也就势在必行了。

1682年,在俄奥波土交战之际,莫斯科堡再一次地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