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掌控感(1 / 3)

重新缠绕布带,看似简单,但要缠得既牢固、又美观、手感还好,其实也需要一点技巧。

藤原悠先是去旧物市场,用极低的价格,收购了一批废弃的苦无(主要是握柄处的布带已经完全损坏,但刀身尚可的那种),以及一些看起来还算结实的旧布料。

回到后山秘地,他开始了他的“研发”。

他没有直接模仿市面上常见的缠绕方法,而是运用他的悟性,结合人体工学(从书上看来的模糊概念)和力学原理,开始设计一种新的缠绕方式。

他反复试验不同的缠绕角度、松紧度和打结方法。他甚至尝试着,在缠绕的过程中,极其隐蔽地注入一丝微弱的查克拉,利用查克拉的附着性和塑形能力,让布带与握柄结合得更紧密、更贴合手型,同时又不留下任何明显的查克拉痕迹。

经过一番研究和实践,他掌握了一种独特的缠绕技巧。用这种方法缠绕出来的苦无握柄,不仅异常牢固,轻易不会松脱,而且握感非常舒适,甚至能根据使用者的手型进行微调。外观看起来也比普通的缠绕方式更加整洁利落。

有了“核心技术”,接下来就是如何将其转化为金钱了。

他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去摆摊吆喝“专业修复苦无握柄”,那太引人注目了。他需要一种更低调、更“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他想到了忍者学校的同年级同学。

很多同学的苦无,都存在握柄缠带松脱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训练比较刻苦,或者不太注重保养的平民学生。

藤原悠开始留意观察。当他发现某个同学的苦无缠带松了,他会“恰好”在对方旁边,然后“无意”中提起:

“你的苦无握柄好像松了,这样投掷的时候可能会滑手,有点危险。”他的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通常,对方会抱怨一句:“是啊,又松了,真麻烦。”或者“回头得找时间重新缠一下。”

这时,藤原悠会“顺便”说一句:“我最近正好在练习这个,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帮你试试看。不收钱,就当练习手艺了。”

他的态度很随意,仿佛真的只是想找个机会练练手。而且强调“不收钱”,更容易打消对方的戒心。

面对这种“免费的午餐”,很少有人会拒绝。毕竟,重新缠绕确实挺麻烦的。

于是,藤原悠就“顺理成章”地拿到了同学的苦无。他不会当着对方的面立刻修复,而是说“我需要点时间,明天还给你。”

然后,他会利用课余或者回家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