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间,在确保无人注意的情况下,用他那独特的技巧,将苦无握柄完美地修复好。
第二天,当他将焕然一新的苦无还给同学时,对方往往会非常惊喜。
“哇!藤原,你缠得真好!比我之前自己弄的好多了!”
“是啊,握着感觉特别舒服!而且好牢固!”
“藤原,你这手艺可以啊!谢啦!”
面对同学的称赞,藤原悠只是淡淡地回应:“没什么,熟能生巧而已。”
几次“免费帮忙”之后,“藤原悠擅长修复苦无握柄”这个小小的名声,就在同年级一小部分平民学生中悄悄流传开来。
这时,藤原悠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当再有同学因为苦无握柄问题找到他时(这次是主动找上门了),他会稍微“犹豫”一下,然后说:
“最近找我帮忙的人有点多,我自己的时间也不太够用……而且,缠这个也需要消耗一些材料(指他‘回收’的布料)……”他会适时地露出一丝“为难”的表情。
对方通常会立刻明白过来,连忙说道:“啊,没关系没关系!藤原,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付你一点材料费和手工费?你看多少合适?”
藤原悠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会装作思考了一下,然后报出一个很低的,但又能让他略有盈余的价格。比如,修复一个苦无握柄,收取几个铜板的费用。这个价格,远远低于忍具店的专业保养费,对于学生来说也完全可以承受。
“这样……也行吧。”藤原悠“勉强”答应下来。
交易达成。
就这样,藤原悠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商业尝试”。
他没有固定的摊位,没有大声的吆喝,甚至没有主动去招揽生意。他就如同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手艺人,通过“口碑传播”和“熟人介绍”,承接一些零散的、不起眼的修复工作。
除了苦无握柄,他后来也“顺便”拓展了一点业务,比如帮忙打磨一下手里剑的卷刃(用他那精准的查克拉控制,可以打磨得比一般人更锋利平滑),或者用特殊的针法(其实还是查克拉丝的功劳)缝补一下训练服上不易察觉的小破洞。
收费都非常低廉,仅仅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材料费”和“辛苦费”。
但积少成多。
每天都能有几个、十几个铜板的收入。虽然不多,但对于一直靠微薄抚恤金度日的藤原悠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可观的额外进项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非常低调,非常安全。他接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