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安排,按惯例搭建了三十处粥棚。暂时稳住这些流民。”
“不仅仅要按惯例搭粥棚,还要立刻另建草棚,地上铺草铺席,有棚总比在街道城外露宿强,每一棚安置三到五人。以家户编制。还有,令郡兵、六扇门维持秩序,吃喝住宿以妇女、小孩、老人为先……”
“你们先去传令。王仁卿,下午你就随本帅前往北兴郡,我要亲自看看流民的情况。”
“诺!”三人立刻应着。
待到下午,一群精骑拥簇着当心两人向着北兴郡疾奔过去。
王仁卿也是领兵之将。骑术精良,不存在拖拉问题。二三百里地一日夜就到。第二天下午他们就看到了流民。
似乎这个时候北兴郡也才收到回信。北兴城外,祝彪到时就看到一队郡兵和捕快护着一个官员来到流民当中。
敲锣打鼓,立刻的就把流民召集了一块。祝彪大略看了看,数量比之五千。只在其上,不在其下。难道又有新的流民涌入了?
“你等都听着。祝大帅仁慈,设有粥棚,开棚供棚,还要给你们搭住的地方。”
“过会儿你们都向西边报道,以家户为单位,五户一队。祝大帅要给你们搭房子,你们也都要帮把手,出出力。”
边喊边敲锣,一路愈喊愈远。
听了这话,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纷纷欢呼了起来。
祝彪心里却有些沉重,如果不断有流民从外州源源不断地涌过来,对自己的压力可是不小。
不过至少没在这儿见到倒毙的饥民与无人掩埋的累累白骨,可以证明流民们也是才到。
不远处就看见了粥棚,一个小官带着一队郡兵和几个捕快衙役在,即是监视流民,也是弹压震慑,维持秩序。
祝彪看的更清楚了,这些流民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满脸菜色,但也只有少些人饿的皮包骨头,一些妇女身上的衣服破烂,露出的肌肤黑乎乎的,不知道是麻木了还是有意不洗的。眼神倒都还有丝生气,一双双渴望的盯着面前的粥棚。
“施粥了,施粥了!”小官敲着锣声叫喊着,“排队,都排队。”
“按老规矩,俺们省心了,你们也早能吃到饭了。”
顿时,流民人人拿着破碗,个个靠近着,不过有着衙役维持秩序,还算整齐。
排队中,不是有小孩的哭喊,声音哀哀,有气无力的。让祝彪忍不住叹了口气。
王仁卿的亲随过去看了看,过会回来禀道:“大帅,老爷,粥还是不错的,不算稀。小的看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