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世事不同了啊(6 / 6)

,也没有沙子,不过多少有点霉味儿。”

祝彪脸色稍微转好,“只要不算稀,只要没有沙子就行,有点霉味儿那是旧米。旧米就旧米,对他们来说,可以了。”

正说话间,队伍已经排好,的确是按照祝彪吩咐的,先令妇女和老幼排队。

听着这些命令,流民中起了一阵骚动,但没谁蠢蠢欲动。这些人做流民的时间还不长,有北兴郡赈济着也没饿疯,也就是说还都有廉耻,讲颜面。再说了一旁捕快郡兵虎视耽耽,谁也不敢动弹。

老人、妇女牵着孩童,端着破碗来排队,每个人都是一脸的感激。在流民队伍里,老人、妇女、孩子这种弱者,向来都是第一个被放弃的对象,饿极了甚至还有变成食物的危险。

现在却变成首先排队领粥的。个个泪水盈盈,忙喂着孩子,又自己大口大口吃着。

一个老人领了粥,突然间跪下,哭喊着说道:“祝大帅大仁大义,大慈大悲,小老儿一家就是做牛做马,也无以为报。”

有着他带头,立刻立时跪倒一片人。

粥棚的小官见了也不怯场,一蓬文采飞扬的官面话张口道出。一时间把粥棚烘托的跟咏颂大会样。

“看来,本帅要把他们全都收下了啊!”

远远看着这一幕,祝彪知道,自己收拢人心的时候到了。

脑子转了转,立刻马背上问向王仁卿,“跟十年前相比,汶州民户和土地是多了还是少了?”

“禀大帅,自然是少了。十年前,大乱未发之极,汶州八郡有七十万户,三百余万人。

现在别处不说,只这北兴郡,户口就下降额三成。田地也荒废了许多,很多熟田变成了荒草遍地的野地。”

“那就组织这些流民,添户编籍,开荒垦田。”

“流民中孤身青壮不会少,大帅也可以选其强健者,添入军中。”

“自愿吧。愿意从军就收下。不愿意,编户入民。”

祝彪打马向城池奔去。汶州能用到人力的地方多了,可不止兵民。

再多的流民都涌过来吧。虽然他们短期内会绊住祝彪一部分精力,但消化了后,就是一支助力。而且祝彪也能借此拢聚人心!

入齐地这么长时间,除了纳降的官员外,竟然没几个齐地士子投效麾下的。比之当初田偃不远万里的奔到河东,差距何等之大。

慢慢的解决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