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少,这让他很沮气,不过他还是认真地工作。于是一年后便升为长洲县知县,以后他曾对他的学生丁谓说过一句,我为成武主薄一年,为县令积极奔走,无怨无悔。
长洲县属苏州,钱氏开发苏州。苏州渐渐恢复古吴国都城风光。不过到了吴越末年,因此自保要豢养大量军队,还要朝贡宋朝,贿赂宋朝高官,加上钱氏治理。兼并严重,一遇灾荒便出现卖儿卖女的悲剧。此外长洲因地理论位置,以及原吴越国等各种杂七杂八的原因,朝廷将钱粮税赋有运到常州,这加剧了百姓的负担。
王禹偁经过努力,将本县钱粮赋税就近发向苏州,减轻了百姓劳役。但这时正好宋朝发动雍熙北伐。那一年宋九不大同意,最大的原因便是朝廷没有多少盈余,还不及第一次北伐。但最后北伐还是发起了,只好全国摊派。长洲也摊派了不少税务,偏偏这一年长洲有水灾,庄稼普遍欠收。
三司不管。得收税,不收税就抓人,每天差役都抓来无数交不起税的农民。王禹偁没办法,让差役暂时将人放了,然后向富户借钱偿还本县欠下的一万七千贯税务。他是一个小县令。想借这么多钱,可想有多困难。因此这次给他留下一个难忘的经历,于是说税人场是虎食人所在,也是官府食人所在。
可是国家若不征税,那将会是如何未必百姓就有好日子。例如明朝!王禹偁没想明白,老百姓更没有想明白,但人心是暖的,第二年尽管百姓辰光仍不好,但陆续将欠税补上,替他还债。
正好王禹偁有一个同年叫罗处约,在长洲的邻县吴县担任知县,两人官做得不错,颇得民心,又有才学,便时常以诗歌应酬。两大偶像娱乐了大众,于是王罗诗歌有姑苏地区广为传诵。这一事件被赵匡义听到了,于是让他们进京参加馆试。这是对官员以及民间德高望众人士开小灶的另试,往后形式会更多。王禹偁擢为右拾遗兼直史馆,罗处约升为著作佐郎兼直史馆,均赐五品绯服。根据惯例,四五品官员腰系涂金的银带,匡义为示恩宠,特命赐给王禹偁文犀带。升官了,要接家人至京,于是赵匡义为示恩宠再赐钱帛,以供千里花费。但王禹偁拿到了钱帛流泪了,这些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哪,于是上书,皇上这样做不好。
第二年殿试,赵匡义让王禹偁当场赋诗一首,意思是各位考生们,高手给你们做一个示范。王禹偁没有让赵匡义失望,当场就作出一首好诗,赵匡义看后大喜,说,这首诗不到一月便会传遍大江南北。即便王禹偁为左司谏知制诰。这一来全国都知道了。于是诸多学士上门请教,然而这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