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当中只有孙何与丁谓让老王满意。于是许多学子不服气。
丁谓发迹后不会谈道德的,可这时为了攀上老王这棵大树,整天圣人大义。老王认为佛教害人,于是孙何提出无佛理论。这导致整个京城的大小和尚们恨死了这对师徒。
老王没有做错,佛教在宋朝表现确不大好,一度导致一半福建良田成了寺院的产业。王安石不敢禁,于是卖度牒。孙丁二人确实也有才情,孙何是宋朝第一个大三元(解试、省试、殿试三轮考试均是状元),丁谓名列第四。
但不久老王再度悲催了。
庐州妖尼道安指控徐铉与她嫂子通奸,这时徐大才子都七十多岁了,大家不相信,于是派人一查,并无此事。然而赵匡义出于种种考虑,不追究道安,反将徐铉贬为静难行军司马。
老王不服气,于是强烈要求惩罚道安,淘汰佛教徒。未必所有大和尚都是坏的,但真大和尚却是很少,宋朝也少,大多数高僧认为“钱如蜜”,若有心搜集,那也是一部黑暗佛教史。于是所有大和尚小尼姑开始疯狂的反扑,又有许多怨怼的学子附从,加上老王大嘴巴,又让一部分官员憎恨,结果贬到商州任团练副使,而且不给工资。
老王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得养活,于是自耕自足,大家齐力劚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但也给自己打气,俺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皇帝是尧舜俺也不怕他,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他还有一个贵人朋友,苏易简,一道帮助过罗处约的遗孀与孤儿。但小苏嘛……
朋友未必是朋友,非朋友未必不是非朋友,未来圣相李沆与他儿子李宗谔认为老王还是一个不错的人,于是替其奔波。还有一个朋友黄宗旦,刻意赶到商州来看望老王,宋九送来了两百两银子,但又送了一本房玄龄传。两年后,赵匡义让他去解州任知州,又有薪水可拿了,老王喜笑颜开,只可惜他养的那匹马劳累死,圜丘恩例得量移,笑领全家出翠微。惟有来时的颅马,商山埋骨不同归。但好在一家人都好好的,这时他又不学陶渊明了。
赵匡义又让他去单州当知州,赏赐三百贯,老王很感动,连写了两封感谢信。面对这个活宝,赵匡义也是哭笑不得,别在下面漂吧,还是回来当知制诰,又迁为翰林学士。
但就在第二年,一个女人死了。小宋皇后先安置在内宫,接着又安置于洛阳,可她死后,朝廷一点表示也没有,并且没有按照制度陪葬于赵匡胤墓前,而是放在故燕国长公主的故第,不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