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奇葩 上(4 / 7)

一品富贵 午后方晴 5710 字 2021-06-10

关健小寇与张洎关系不错,小寇又与赵昌言关系很好。小苏先进的东府,小寇后进的东府。因此小苏多次攻击赵昌言,赵昌言不服气,便与他吵,赵匡义调解都不管用。后来赵昌言莫明其妙被一个和尚弄在凤翔府回不来了。那个和尚未必有这个心思,张洎与小寇都怀疑是小苏授使的。正好张洎在学士院。

宋朝制度与唐朝制度截然不同,但能找到一些影子。

唐朝的中书省权利由东西两府拆分,不过东西两府若合在一起,又比唐朝中书省权利大,也就是决策权。

宋朝两制官相当于唐朝的门下省,有审议权,不过比唐朝门下省权利略小,略受中书辖管。也就是中书能找两制官的麻烦,两制官胆子大,也能找两府宰相的麻烦。

张洎便将小苏以前做的那些拿出来,攻击苏易简施政中的过失。加上小寇配合,于是苏易简与吕蒙正一道下去,若是他象吕蒙正,吕端与宋九,一笑了之。但他气量小,就象三国演义中那个虚拟的周瑜一样,又从未受过打击,贬到陈州后借酒浇愁,不能自拨,不久因酗酒去世。赵匡义评价了一句,易简竟以酒败,深可惜也。苏易简还有一个孙子,苏舜钦,性格与其祖父类似,虽然才情比其状元祖父不知高到哪儿去了,然而也是气量小之辈,加上命运坎坷,也因酗酒四十来岁就死了。

不过一个酒鬼,能做到东府副相,还得赵匡义赏识,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第二个奇葩也是才子,王禹偁。

以前有四人帮,实际王禹偁才是一个穷孩子。他家真的很穷,不过要感谢宋朝的教育制度,不但官府办了学院,各州办了州学,一些大户人家主动攒助,办了无数个私塾。

王家很穷,于是王禹偁从小便开始劳动,不过他父母也将他送到私塾,或者他父母心中有一个梦想吧。这种成才率太低了,但王禹偁命很好,毕士安在他十五岁时来到济州担任团练推官。王禹偁将磨好的面粉送到毕家,毕士安见他谈吐有礼节,遂有爱怜之意,便问他有没有读过书,经过一番交流,王禹偁写下一首诗: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诗虽粗,可里面有喻意啊?ahref="http://www.iei8.net"target="_blank">www.iei8.net銮沂且桓錾倌晷吹模谑墙跤韨犃粼诩抑校趟潦樽鋈恕?br/>

太平兴国八年,经过数次科举。终于考中了进士。因成绩问题,只分配到成武县担任一个主薄。主薄事务多,薪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