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坦克发展史(6 / 8)

战车总汇 木白 7131 字 2021-06-06

迫击炮,20门高射炮和8门БМ-13火箭炮。

1942年秋,开始组建机械化军。

1942年开始组建坦克集团军。坦克集团军编成内有3个坦克军、1个独立坦克旅、1~2个步兵师和若干专业兵种分队。1943年春,又进行了新的改组,坦克集团军由2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组成,大大提高了机动性。

1945年初,在苏的战场上作战的陆军已有6个坦克集团军、14个独立坦克军和7个机械化军、27个独立坦克旅和7个自行火炮旅,还有大量的坦克独立团和自行火炮团,成为苏联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和机动力量。

四、战后第一代

军事专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各国的坦克装甲车辆发展了三代(有些国家已装备拥有第四代技术的坦克)。50年代研制的坦克装甲车辆便是战后的第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人民同心协力医治战争创伤,致力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到1948年,工业生产便恢复到战前的水平。1953年,苏联在工业产品的产量上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科学技术水平也跃上一个新台阶。但在当时,世界处于“冷战”时代,美国等12个欧美国家于1949年率先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旨在“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实则对苏联和东欧各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苏联不得不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军事工业,竭尽全力来加强苏联的国防实力。

一般说,苏联的坦克发展采取渐进的发展方针。在战后一段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再加上充分吸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宝贵实战经验,苏军装甲兵的装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Т-54/55中型坦克,以及ПТ-76水陆坦克、Т-10重型坦克、БТР-40、БТР-152、БТР-50П等装甲输送车,使苏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大为增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苏军装甲部队的编制就作了重大调整。取消了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分别改编为坦克师和机械化师。但这些师中的战斗车辆的装备数量比原来相应的军还多,火力也大大加强。此外还组建了机械化集团军,每个机械化集团军编有2个坦克师和2个机械化师,还有其他战斗保障部队,成为在战役中发展胜利的强大突击力量。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在陆军重的比重大为提高,成为陆军中的基本突击力量。

五、战后第二代

60年代发展的坦克装甲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