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坦克发展史(5 / 8)

战车总汇 木白 7131 字 2021-06-06

阡山的宽大正面上,以152个师、305万人的兵力,突然发动了闪电似的进攻……

1941年6月~1945年5月,历时4年的苏德战争,苏联人称之为“伟大卫国战争”。这场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也是武器装备、军事实力、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战争中发生了多次规模巨大的坦克战,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苏联坦克在战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在卫国战争时期,苏联除大量生产了Т-34中型坦克外,还研制成功了ИС-2重型坦克、Т-70轻型坦克、СУ-76自行火炮、СУ-122自行火炮等。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并装备了10.4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是同期德军(约4.2万辆)的2.5倍。

Т-34中型坦克

Т-34中型坦克在世界坦克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被认为是现代坦克的鼻祖,由于它性能先进、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制造方便,深受部队指战员的好评,就连不可一世的德国也仿照他设计制造了“豹”式战斗坦克。Т-34中型坦克在卫国战争中,在苏联坦克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其生产量占全部苏联坦克产量的比重,1941年为40%,1942年为51%,1943年为79%,而到1944年,便达到了86%。

在Т-34中型坦克的基础上,苏联先后研制成功了СУ-122、СУ-85、СУ-100自行火炮、ОТ-34喷火坦克以及一系列装甲牵引车、装甲修理车、坦克架桥车等战斗车辆和工程保障车辆。

Т-34中型坦克除了大量用于苏联卫国战争之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用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等。装备Т-34坦克的国家在20个以上。其中,我国在抗美援朝期间就购进了1000多辆Т-34坦克,对于我军装甲兵部队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

坦克装甲兵的编制

在卫国战争期间,苏军装甲兵的编制发生过几次重大的变化。

由于战争初期坦克损失量巨大,且不能迅速恢复,1941年7~8月解散了机械化师,建立了独立坦克师(217辆坦克)、坦克旅(93辆坦克)和坦克营(29辆坦克)。到1941年底,作战部队共有3个坦克师、76个独立坦克旅和100个独立坦克营。

随着坦克的装备数量增加,1942年夏天,形成坦克军的编制。每个坦克军有5600人,坦克168辆(Т-34、Т-60或Т-70),76门火炮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