辆是战后的第二代车辆。
在苏联,赫鲁晓夫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期间,宣扬的是“没有武器、没有军队和没有战争的世界”,并认为“战争的结局取决于使用火箭-核武器”,陆军和海军军舰存在的意义已大大减少。所以,在此期间,苏军先后裁减兵员240万人,1964年还撤销了陆军司令部。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军费不断增加的同时,加强了炮兵、坦克兵、空降兵和海军的建设,1967年恢复了陆军司令部。从1969年起,将陆军师从140个扩编到170个左右。60年代末,苏军坦克的数量和1939年相比,增加了15倍;装甲输送车和其他装甲车辆增加了36倍;苏联摩托化步兵的人均机动功率已达到22kw,是1939年的10倍。苏联陆军“正沿着提高火力、突击力、快速力和机动力的方向发展”,使“坦克兵是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的地位得到提高。
这期间,苏军装备的坦克装甲车辆主要有:Т-62中型坦克、БМП-1步兵战车、БТР-60装甲输送车、БРДМ-2装甲侦察车、АСУ-85空降自行火炮等。
60年代的苏联,在大力发展主战坦克的同时,很注意发展各种战斗配套车辆,因而,显著的提高了苏军坦克部队的综合战斗能力。
六、从Т-*到Т-80坦克
70年代起,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的关系有所缓和。进入80年代,苏美关系一度处于紧张状态,双方围绕着核裁军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加上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发生了一场长达9年多的局部战争。苏军一直保持着一支庞大的常规武装力量。80年代后期,随着中导条约的签字和中欧裁军方案的提出,东西方的紧张关系才有了重大转变。但直到90年代初,苏联军队的规模仍然很庞大,装备的各型坦克的数量高达5.5万辆,居世界第一位。
70~80年代,苏联装备部队的坦克装甲车辆主要有:Т-*主战坦克、Т-72主战坦克、Т-80主战坦克、БМП-2步兵战车、БМП-3步兵战车、БМД-1伞兵战车、БМД-2伞兵战车、БТР-70和БТР-80装甲输送车等。
70年代以来,苏军队常规战争的重视程度大为提高,准备打一场“以核武器为后盾的常规战争”,发展了大纵深作战的“战役机动集群”理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使苏军的坦克师和摩步师的现代化合成水平大大提高。以苏军坦克师为例,在人员、坦克数量变动不大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