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分头行事(3 / 6)

是移民。在花莲地区,船上的人再次进行了一番辛苦的勘查后,收集到了花莲港这个未来台东地区第一港的完整资料,并圆满的标注上了秦天手中的台湾全景图。

离开花莲时,已经是华夏历六年(即南宋嘉泰二年)4月11日,“海天号”继续向北航行了十来天,找到了台东地区最大的渔港——苏澳港所在。苏澳港的情形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它根本不用再勘查什么,于天然的深水港湾中,小心翼翼的“海天号”,没有费多少力气就几乎直接靠上了岸,这种情况足以说明这里作为港口,是多么的具有先天的优势!

在离开苏澳之后,“海天号”加快了航速,主要是因为对台东地区的勘查大体顺利完成,秦天心目中最主要的几个港口全部都找到了,依托这些港口将来的台东移民点也基本上确立下来。剩下的地区,并不是考察的重点,这次先忽略不计了。再则,此时的“海天号”,船上所携带的物资业已不多,急需要补给。所以,“海天号”快速驶向已经开工兴建的台北县。

数天后,华夏历六年(即南宋嘉泰二年)4月25日,“海天号”到达台北地区。离海岸还很的地方,船上的了望哨就发现了正在海岸上,修建简易码头的台南工程人员。待秦天登岸之后,拿出随身的工具一测算。嘿!吴浚他们选的港口所在地点还真绝,就是后世的基隆港!当即,秦天宣布这里以后就叫基隆港。

弃舟登岸后,水手们被留下休整,并对舰只进行必需的维护。秦天则率领部份护卫人员,赶赴台北县。在那里,秦天见到了满身泥泞的吴浚。两人见面之后,秦天先是对吴浚的工作成绩进行了一番肯定,接着双勉励他要再接再历,一定要加紧台北县的建设,一定要安排好将要到来的移民潮。休息一天之后,秦天考查了吴浚他们选定的台北县县址所在地,基本上与后世的位置也相吻合,秦天顺势认可了吴浚等人成果。而关于台北县的整体规划,说实话,也就是台南县的完全翻版。对此,秦天也不愿再多浪费精力,反正能达到台南标准,他就很满意了!

在台北地区,秦天呆了有二十多天,主要是对吴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指点,再就是纠正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提醒了吴浚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秦天很是满意的离开台北,返航台南。

回程的途中,秦天又对台中地区进行了一次短期考察,填补了对目下台湾基本情况的掌握。在台中地区,秦天的手下发现了好些个大陆移民村,总人数约有二三千人上下,其中还夹杂有少量番人混居。为了不打草惊蛇,秦天没有惊动这些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