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而行的,还有一艘海天级的海船,船上除了搭载了100名士兵,再就是一批包括武器在内的各种物资。它将随同“天雷号”赶赴永兴岛,在卸下物资和人员后方返航,以后,就由它每两个月向永兴岛进行一次补给。
“天雷号”离开数天后,华夏历六年(即南宋嘉泰二年)2月4日,秦天也乘上“海天号”前往高雄地区进行深水港的选址。因为有了先进的定位设备,秦天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后世的高雄港所在地点。随船人员经过初步探查之后,也确认这里非常适合修建海港。随即,秦天留下了船上所带的一批工匠,开始进行港口建设的初期准备,又命人乘上小舟返回台南,将高雄的情况向祁峰进行汇报,并让他马上调遣人员前来高雄,进行高雄港的建设。秦天等人在高雄地区停留了近一个月,完成了港口测量等工作之后,台南方面运来了第一批港口建设人员,并给“海天号”及时进行了物资补给。
华夏历六年(即南宋嘉泰二年)3月2日,“海天号”又继续南行。经历数天航行之后,“海天号”绕过了台湾南部的海岬,即鹅銮鼻之后,“海天号”改为折向北方航行。
贴着台湾东部沿海,“海天号”缓缓北行数日后,在秦天的指引之下,“海天号”到达了后世的台东县境内。停船靠岸之后,船上人员对该地区进行了仔细勘查。勘查期间,上岸人员偶然碰到了几个番人,所幸的是,双方并没有发生任何冲突。但是既然碰上了这些未开化的番人,为了以防万一,秦天还是当夜就将岸上的人员全体撤回了船上,待到天明之后,再加派了十数名武装士兵后,方才继续进行勘查。花了十来天进行这种工作之后,秦天命令在选定的台东港地域勒石为记,然后,方才率领船只继续北行。
本来,在计划中,今年将只对高雄地区进行开发,主要是进行港口的建设,以及船厂的建造,其余的开发项目,还是更多地集中在土地相对肥沃的台西地区,重点则是对台北盆地的开发,对于台东地区并未列入建设日程中去。但是,秦天认为,既然迟早还是要开发这些地区,不如就趁此机会,索性多花些时间,一次性地将台湾沿海勘查一遍算了,这样也更有利于通盘考虑对台湾开发。于是,就有了这次环岛勘查之行。
离开台东后,“海天号”继续沿海岸航行,遇到适合登陆的区域,秦天不时的抛锚停船,派人上岸搜索一下,间或是打打猎、间或是补充点淡水、亦或就是人员上岸接点地气之类。如同游山玩水一般,“海天号”花了二十余天,才找到花港。其见未发现任何番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