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根稻草(2 / 4)

明明“多少钱”、“买不买”并不是重点,可是奶奶坚信着她自己的那一套逻辑和理论,而这套逻辑和理论背后的支撑便是——夏家的人谁都不能给人欺负。

自然而然的,在夏语墨的成长过程里,她也从奶奶的逻辑和理论里学到了一股子不容侵犯的倔强劲儿,有时顺带还忍不住打抱不平。

正因如此,她藏在胸中的脾气早就在牛老师轻描淡写的冷嘲热讽里呼之欲出了。

牛老师除了擅长冷嘲热讽之外,还擅长补课。据说她每年靠补课所得的收入要翻工资好几倍,还听说她家补课的场面就跟摆酒席似的,不仅场面宏大而且一场接一场。另外,坊间还流传着牛老师为贫困儿童免费补课的佳话,更关键的是“补课效果奇佳”这样的好评让家长们都忙不迭地将孩子往牛老师家送。

不过,牛老师收学生时通常会先考虑自己所执教的班级里的孩子。在牛老师执教的A班里,大部分孩子都上她家补课。起初,陆飞因没有报名而时常被牛老师吊高了嗓子问:“小鬼头,自以为了不起吗?”陆飞拗不过老师的热情,没几回就转身变成了软柿子,跟爸爸提出了要去补课的想法,他爸爸自然是特别高兴,掏钱不带半点儿喘。

夏语墨没有报名参加牛老师的补习班,牛老师一向觉得这女孩子古怪,就没有出言相讥,但多少还是瞧她不惯——毕竟好多题都要在补课时统一讲解,有的孩子不参与,就不得不在课上再重复了。

像夏语墨、陆飞这一类孩子,也并不是顽固地不肯参加老师的补习班,或是不卖老师面子,只是因为他们不懂其中的玄机罢了。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难免会不遂别人的意愿,但人生在世若事事要先考虑是否遂他人愿的话岂不是为他人而活?小小年纪的孩子早就在无意之中奉行着这强大且无懈可击的信念了,可惜也许是因为年纪太小的缘故,许多信念都容易在恐吓和威胁里被扭曲、击破。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他们不主动向老师报名要求参加补习班还因他们的家长都没有“热情”地参与到其中来,不像其他孩子的家长那样站在教育浪潮的最尖端,时时捕捉最新的教育咨询,哪里有分可以抓就把孩子往哪里送。

陆飞的爸爸实在太忙。

而夏语墨的爷爷和奶奶,谁又能指望他们在学习上为夏语墨操多少心呢?

逐渐的,班里几乎只剩下两三个孩子没有去牛老师那里报名补课了。

一次数学考试中,夏语墨做错了一道难题,但她发现高卷卷做对了,便请求对方把解题思路讲给自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