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崩盘(3 / 6)

是一场可以预期的,申晨一直谋划…着的雪崩效应如期发生了。此前高高在上的粮价,如同玩儿蹦极一般往下跳水。上海周边地区就不说了,因为有海外运来的粮食,粮价始终维持在一两六钱:周边偏远的地区,早晨粮价可能还是二两出头,结果是有价无市,到了晚上,径直跌破了二两大关。

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之后,自小冰河时期以来,粮价首次跌破一两八钱大关,最终稳定在了一两六到一两七之间,具体价格视距离上海县的远近而定。

赵广德现在无比的庆幸自己早早的抛售了粮食。虽然因为澳洲人的搅合,巨大的本钱投入之后,最终他只收益了仨瓜俩枣的。但也聊胜于无了,总比那些亏了血本的士绅们要强上许多。而今那些囤积粮食的士绅大户们,简直就是yu哭无泪。

新粮上市,旧粮的价格直线往下就跌。现在的情况是,士绅们根本就没法继续囤积粮食了。积压的资金且不说,粮食放在手里不停的贬值。此刻要是不出手,等到下一季…那可真是血本无归了。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粮价小额震dàng了一下,最终稳定了下来。

困扰了南明弘光政权,上到造粪机器,下到马士英都头疼无比的粮食问题,终于解决了。连带着,申晨也达到了想要的预期目标。现在没人去怀疑粮票的信用问题了。南明上下,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的中户人家,但凡是有余钱的,径直认购了粮票,或者干脆就存进汇丰银行换取一张存款单。

这玩意保值不说,存进去还有利息可拿,上哪儿找这好事儿去?甚至大宗交易的时候,有的人径直拍过去厚厚的一打粮票,出货方不但因为对方没有使用银子而恼怒,反倒如获至宝地将粮票收了起来,痛快地完成了交易。

大明的商人们,很快就发现了粮票的好处。存储方便不说了,还便于携带!这年头大宗的商品交易,哪一次不是用车船押送着大批的白银?而今好了,上万两的银子,折算成粮票,不过厚厚的一打,往怀里一揣,外人根本就看不出来身藏巨富。到了地方,抽出来径直往对方面前一拍,说不出的爽利。

少了车船资费,没了巨额的镖师费用,且极具信用度,大江南北但凡有点见识的就没有不认的,如此好用的粮票如何不用?

所以哪怕是后粮食危机时期,粮价已经基本稳定下来,倒卖粮票再也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也丝毫阻挡不住粮票的热销。大户们对粮票迸发出了极大的认购热忱。根据汇丰银行在南明各个分行反馈回来的消息,粮食危机时期,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士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