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瓷在自家书房翻找,企图找到一点大伯母的讯息。不曾想大伯母连一张照片都不曾留下。沈瓷有些失望。幸而最后并不是一无所获。沈瓷意外找到一本很有年代感的薄册子。上面署名关堇珩。是堇行幼时给沈瓷写的字帖。
关堇行从小书法就好,七八岁的时候写字就颇有风骨了。沈瓷资质普通,为此很是苦恼。关堇行就自己给她写了一本字帖,比着五六岁孩子可能有的进度,一点一点加大难度。可谓是用心良苦。
沈瓷是个三分钟热度的性子。这两天闹着写字,过两天又闹着画画。堇行的字帖没几天就不知道给她丢到哪去了。如今翻出来却越看越喜欢,简直爱不释手。高高兴兴抱着字帖回房。
关堇行起初不叫堇行,叫关堇珩。
关强是个大老粗,动刀动枪他挺在行。提笔写字便发愁了。堇衍堇珩两个儿子的名字都是沈瓷大伯沈平疆取的。关堇行十岁熬过痘,关强才带儿子回到老家记了族谱。
写珩字的时候,看着大儿子堇衍的名字提笔忘字。众目睽睽之下,关强只好照着堇衍的衍字描画,还贴心的少写了两笔以示不同。
关堇行如今只庆幸他没有把衍字抄成汀字。当时沈家这边都惊呆了,记族谱这么大的事关强都能出错?这心也太大了吧。好在关家不计较这些,过了两年关堇行大了也就没人提这茬了。
沈瓷咳嗽能好一些的时候,沈瓷回了一趟老宅。沈家老宅冷清的很,带着股厚重的阴森感。沈家旧宅是前明时期留下来的老宅子,修茸反复,沈家地界越占越大,几乎整条夏什十街都是沈家的。
沈瓷坐着黄包车一路从墙根角走到西侧门,一砖一瓦沉积的历史感,沈瓷震撼的不能所以,不禁心下感叹,沈公馆和老宅根本没有其可比性。门口有小厮低头扫雪,惊讶的看着沈瓷:“大小姐。”
沈瓷笑笑,径直进门,一边问他:“都快到腊八节了,府里怎么还没动静。”
“大爷不让铺张。”小厮哭丧着脸,他也很急好不好。
沈平疆没有让沈瓷等太久,听完沈瓷道来初衷,沈平疆笑笑不说话。吩咐小厮准备饭菜,还问她中午留下来吃一顿吧?
沈瓷微微不甘的喊了一声:“大伯!”
沈平疆叹息:“沈家家训: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大伯,我没有冒犯大伯母的意思。只是最近发生了一些很古怪的事,怪力乱鬼神。我想搞清楚。”
“清楚,怎样才算清楚?这世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