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第二帝国主力制造经纬 中(5 / 9)

的战列巡洋舰要比英国同期的产品更加优秀,尽管我们的数量更少。

舍:如果当初能够把1911年的主力舰造舰经费用于建造4艘塞德利茨号那样的战列巡洋舰的话,在开战时我们就能获得10艘战列巡洋舰,这样。。。。。。。

提:(打断舍)我的朋友,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事实上同样的话希佩尔和西莱姆都曾经跟我说过。不错,我们的塞德利茨号很优秀,它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一条战列巡洋舰,而是伪装成战列巡洋舰的战列舰。但是,海军是国家的强力机构之一,这意味着公海舰队是德国的舰队,而德国不是公海舰队的国家。舰队的发展必须服务于国家战略。德国当时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要绷紧神经,继续大规模扩充军事力量,避免挑衅,并耐心的等待。直到我们的海军力量建立起来,迫使英国人让我们和平的呼吸。

舍:您的意思是,公海舰队生来就不是以战争为目的?

提:(沉默良久)何止是公海舰队,皇帝当时设计的整个第二帝国的战略都不是以战争为目的的。英国人赖以维护其霸权地位的东西是海权,而英国的海权建立在战列舰上。如果我们能在战列舰的质量和数量上达到或超过英国,就能迫使英国成为我们的盟友,或者迫使英国(沉默)

舍:或者迫使英国同我们开战,进而摧毁我们。

提:是的,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老实说,我和皇帝当时都没有想到英德之间的战争会爆发。按照当年的形势,如果我们能在1911年开工建造4艘战列舰,我们建成和在建的战列舰总数就能达到17艘,而英国方面的数字是18艘,考虑到我们在战列舰防御能力上的优势,尽管我们的船可能完工时间晚上那么几个月,这个力量对比也足以让英国倒向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英国已经表现出了和解的态势,但是我的愚钝使得这个机会最终溜走了(这件事将在下文中提到)。

舍:元帅不必自责,当局者迷,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有人能做的比您更好。

提:不。这件事令我感到深深的自责,如果我能有老宰相俾斯麦一半的远见,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我始终不能原谅自己,看来这个遗憾要被我带到另一个世界中去了。

舍:(失声痛哭)我的元帅!

(在这次会面之后20天,提尔皮茨于家中病逝,临终前一天的晚上,他让家人将公海舰队第一侦察分队各舰的模型搬入其卧室;而舍尔也于同年逝世——笔者注)

为了逼迫英国与之结盟的国家战略,战列巡洋舰必须为战列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