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紧锣密鼓(3 / 4)

山渐青 何昊远 3340 字 2021-08-04

夏之战上再适合不过,这次军事扩张,正是为了接下来的肃清吏治、裁撤冗员做准备,而肃清吏治少不了政绩考核这一条,否则你再怎么肃,最后官场还是死气沉沉的情形。

接下来,一众大臣又商议了许多有关迁民的事,在这一项上各方没有什么大的争议,唯独这一项工作涉及面大,工作繁琐,必须面面具到才行,否则百姓迁过去了,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那怎么行,再则朝廷这次是收入了一大笔,但节省仍是主题,如何花最少的钱,完成这次浩大的迁民之事,都是需要细作商讨的。

由于这些新拓之地都处在边关,许清再次提议道:“陛下,河套、河湟、及河西三地,皆是胡人环伺之地,而且产出不及内地,若是供养太多军队,朝廷粮草转运困难,那就会给这些地方的百姓造成沉重的负责;

所以,臣认为,可让这些地方的百姓十户为一甲,农时耕种,闲时组织起来练习军阵,同时负责地方缉盗联防之事,这样一来,百姓就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对地主稳定也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许清这个建议只是针对新开的河套、河湟、河西地区,不涉及内地,一但涉及内地,根本不可能通过,因为这跟举国练兵差不多。

这些提倡偃武修文的文官,绝不会同意在全国开展这样的全民练兵。但许清提出的这些地区很微妙,所先,许多人潜意识里还没有将这些新拓之土等同于内地,而且这些地方确实是胡人环伺,加上路途遥远,粮草转运困难,无法大量驻军,那么确实就需要百姓自己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许清提出这一点,可谓是天时地利都把握准了,还投了范仲淹所好,因为他也提出裁减京畿禁军,转而让农人闲时练军守卫的方法,他那套有些象唐朝的府兵制,而许清提出的方法只是对边疆防务的一种补充!

赵祯心动了,这项提议真个实行下去的话,可减少一部分河套、河西、河湟地区的驻军,这将会给朝廷节省下大量的开支!同时边关一但有战事,又能把这些训练过的百姓迅速组织起来,抗击入侵者,可谓是一举多得。

别小看这种农闲时训练起来的百姓,原来陕西四路的边民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组织起来的乡兵,有些战力竟不下于禁军,民风使然也,这些地方的百姓处于四战之地,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悍勇起来。

“陛觉得许卿此议可行,各位大臣以为如何?”

作为皇帝,很少会在询问大臣意见前就表明自己的态度,赵祯不会不知道这些,这次故意如此,无非是要告诉在坐的大臣,他希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