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一生,充满了太多的偶然因素,而这些偶然因素,往往又主导着人的一生。
若不是许清偶然在船上听到周衙内和刘得星的对话,在常州府水利工程完成得如此出色的情况下,他或许也不会再过多的关注。看着面如死灰跌坐在堂案前的刘得星,许清接着说道:“刘得星,说吧,参与银行挤兑案的还有谁?”
刘得星神情有些虚弱,目光散乱地说道:“连同我刘家在内,当初吕府管家共招集了五家商号,真定府商人伍常德,京兆府商人刘良,德州商人宋应,还有太原府商人洪迈秋,这些人都是当地的大商户,家业都与我刘家不相上下,侯爷一查便知。”
“很好!刘得星,本官在这里给你一句话,鉴于你的合作态度,本官至少会保你性命无忧,至于今后如何,还是看你的造化吧!”
许说完不再理刘得星的反应,让荆六郎把他带下去后,开始思量挤兑案中其他几位大商家如何处理,这些人的产业怎么处理才不会贬值太多呢?按刘得星所说,五家加起来那将有五百万贯的产业,一个不好,反而会对当地的商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他想到了让船厂股东们去接手,不过这样一来,却很容易落人话柄,这次常州事件,统计数额时有李光男他们在前面顶着,但实际上真正起作用的却是船厂的股东,许清和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多的摆到了明面之上,这对他们及自己都不见得是件好事,想到这些,许清最后还是决定上报朝廷,将自己的处理意见一同附上,由赵祯及朝中大臣去处理吧。
到下午时,丁秋和李光男他们兴冲冲的回来了,统计数字送到许清面前时,虽在周衙内的供词上已有交待,但得到印证后,许清还是不免感叹,这次义捐,常州府共有五万一千多贯,这是一个极其可观的数字,大宋的商人及士绅有钱,这是不用怀疑的,从统计数字上可知,大多数士绅也就是捐个两三百贯,几百贯在这些人眼里,其实也算不得什么,逛次青楼见次头牌姑娘有时都不止几百贯,问题是他们的生活奢侈是一回事,大多数人乐意在吃喝玩乐中一掷千金,却吝啬于拿出几贯钱来补路修桥,所以这次能让他们乐意掏出钱来,还真是不容易。
五万一千多贯,除了二万四千贯切实用到了水利工程中外,余下两万七千贯有两千贯分给彭时中他们外,其余的全被周衙内存进了大宋银行,这个在他的供词上已经清楚记下。
“侯爷,属下带人去统计时,还有乡绅询问官府还接不接受义捐呢!”李光男脸带笑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