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败军丧师,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者,故师出以律,失律则凶。律有十五焉,一曰虑,间谍明也;二曰诘,谇候谨也;三曰勇,敌众不挠也;四曰廉,见利思义也;五曰平,赏罚均也;六曰忍,善含耻也;七曰宽,能客众也,八曰信,重然诺也;九曰敬,礼贤能也;十曰明,不纳谗也;十一曰谨,不违礼也;十二日仁,善养士卒也;十三曰忠,以身徇国也;十四曰分,知止足也,十五曰谋,自料知他也。
--------------------《诸葛亮兵法?谨候》
寇仲的刀法得天刀宋缺真传,又自创心法名为井中八法。八法依次为:“不攻”、“击奇”、“用谋”、“兵诈”、“棋奕”、“战定”、“速战”、“方圆”。虽凶狠不如跋锋寒,灵动不如徐子陵,胜在将兵法融入刀法,得孙子兵法之精义。能洞悉一切,把握虚实,占尽先机,就像井内可反映任何环境的清水,无惊无惧,不起波澜。刀法更是不循常规,让人揣摩无度,所以能在绝对逆境的情况下,以心理战巧杀狂僧伏难陀。
“精者身之本,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心之所倚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道。天人交感,阴阳应象。”散人宁道奇与寇仲一战后,传其道家无上内功心法。最后正是此心法助寇仲刀法臻至大成之境。手中刀名井中月,据传是来自上古的神兵利器,钢质奇怪,刀身会隐透黄芒,二百年前曾落入当时的第一刀法家“刀霸”凌上人手上。后来凌上人携刀退隐,此刀从此销声匿迹,其后辗转落到萧铣手中。为了收买人心,将宝刀转赠寇仲,从此得名井中月。
井中月和青锋剑刀剑相击,并没有发出大家意料中的声音。青锋剑粘在井中月上,李世民如同羽毛般随着刀势飘向一边。寇仲脑海中浮现的是宋缺与宁道奇大战时,天刀劈至宁道奇面门时,宁道奇像变成一片羽毛般,不堪天刀带起的狂飑被刮得抛起飞退,以毫厘之差避过刀锋的场面。知道散人必定亲自传过李世民武功,而且还是把压箱底的散手八扑倾囊相授,看来佛道两家对他的支持还真是不遗余力。心中暗叹一声,扬声道:“散扑八击果然名不虚传,李兄既得散人真传,应该技不止此吧。”
李世民心叫糟糕,也是几分无奈。寇仲与宁道奇一战外人并不得知,但他得天刀衣钵却是天下皆知。现在他叫破自己的招式来自于宁道奇,此战于外就变成了中原两大高人亲传弟子之战。
听到李世民此言,天策府方面将士并没有任何惊异之色,看来他们大多已经知道此事。反之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