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战,是谓弃亡。”又曰:“善人教民七年,变可以即戎矣。”然则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然后习之,或陈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却之,别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万人,可教三军,然后教练而敌可胜矣。
--------------------《诸葛亮兵法?习练》
隋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率兵三万沿汾水南下,进驻贾胡堡。隋西京留守、代王杨侑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两万守霍邑,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驻河东郡城,抵御李渊。适逢久雨,李渊军缺粮,又流传突厥与刘武周将乘虚袭太原,李渊招集将佐谋北还,被二子劝止。不久,粮运到达。八月,李渊率兵直趋霍邑,恐宋老生固守不出,命二子用轻骑诱其出战,并亲率轻骑数百先至城东,命二子各率数十骑佯装围城,并令后军急进。宋老生在城上见李渊后军将至,恐其逼城扎营,乃引兵从南门、东门出城。李渊虑其背城不肯远出,命李建成由东门佯退诱敌,李世民断其南门归路。宋老生见李渊军退,以为怯战,遂引兵向前,离城里余列阵。李渊即命二子率轻骑直冲城门,出其阵后,前后夹击,并扬言已斩宋老生。顿时隋兵大乱,争奔城门。但门已为李渊军夺占,宋老生不得入,被斩。李渊军遂占霍邑,初战获胜,为进军关中打开了通路。
霍邑之战尽显唐主李渊的军事才能,李渊不但有着过人的军事谋略,亦有宏大的政治谋略。其对次子李世民颇为忌惮,并非其本人无能,而是李世民军功过于彪勋又懂得收买人心,以至功高震主。
昨日的宴会虽然热闹,但双方见解不一,依旧是不欢而散。原来三战之约中李世民与寇仲一战在今早如约进行。为宴会所准备的棚帐并未拆除,正好作为今天的比武场。所有的座椅均被搬出,腾出偌大的空间以利于二人交手。观战之人依旧是昨天出席宴会的原班人马,没有什么变动,分两方阵营,在两侧站立。少帅寇仲和秦王李世民站在场中央。
“数年前与世民兄相识,当时我和子陵二人还只是无名小卒。没想到今天竟能够站这里与秦王一战,实在是我的荣幸啊。”寇仲今天一身短装,井中月随随便便的挂在身后。虎背龙腰,两眼奕奕有神,丝毫没有昨天大战后的疲惫。
“寇兄又取笑我了。当日你们二人武功未成,竟能在防守严密的东溟号上盗得四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