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战刚一开始,徐子陵就处在井中月的精神世界里,但是今天的境界似乎与往常不太一样。心情平静的异乎寻常,眼前的大战似乎与自己没有切身的联系,精神凌驾于整个战场之上。战场在自己眼中就是一个大棋盘,自己不象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更像一个棋局的旁观者。隐约间把握住整个局势,甚至能够预料到下一步的发展。
战场正是一个巨大的棋盘,自己、寇仲甚至于每个人、每支军队和每个兵种都是棋盘上的棋子。每一步棋和每一个局势微妙的变化都反映出弈棋者的思维变化。每一步棋都十分重要,都有可能决定最后的战局。但为了最后的胜利,每一颗棋子都可以牺牲。
李世民无疑是弈棋的高手,而且无论对上谁都可以猜得先手。棋路厚实严谨、稳扎稳打,无论布局还是列阵永远都是攻守平衡。棋风可不像他的过往的战绩那样充满了金色的光环。老成得不能再老成,冷静得不能再冷静,精确得不能再精确,这三种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平常的素质,在李世民的手中,经过一番组合,竟变幻出一部威力无比的胜负机器。这场战争,无论少帅军出什么奇招,玄甲精兵都是不温不火、不慌不乱。让人感觉无论战局如何发展,最终都将走上李世民事前规划好的轨道。
目前在少帅军的阵营中唯一能勉强与李世民一较长段的就是虚行之,其他人根本连希望都没有。虚行之并没有实战的经验,他的优势源自于平时他处理一切问题的方式。这盘棋,少帅军有先天的不足,可说是猜得了后手,处于下风。但是虚行之的长处就在于能够将敌我双方的优缺点充分的分析,并把自己所有可用的优势用到极致。他的棋风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坚实实用,御马术、特制强弩和马阵无一不是利用的恰到好处。一上来至少在场面上占据了主动,至少到现在还处于优势地位。
寇仲本身绝对也是军事方面的天才。和前面两人所不同的是寇仲指挥作战和他的武功一样,永远是不循常规,天马行空。棋风中所包含的,更多还是一种灵动、充满创造力的艺术成份。
现在寇仲还不是李世民的对手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经验,虽然寇仲出道到现在经历的大小战争为数也不少,但是和李世民相比依然是小巫见大巫,经验不足也限制了他灵动的发挥。第二点可能更加重要,就是信心。信心决不是凭空而来的,李世民的沉着冷静是过往赫赫的功绩的积累,而这正是寇仲所缺乏的。如果是一对一或其他小规模的战斗,又或是以前那种已经被逼入绝境,战于不战都难逃一败的情况,寇仲本身胆大包天、悍不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