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幅度的提及,但敌对感很单薄,因为塔吉尔创办杂志的背后有着中**情局的身影。
在宣传和评论有关国内政治生活时,塔吉尔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尽可能保持《光明新闻》这个合法的宣传工具。但是随着哈比布拉汗政府的日益**和哈比布拉汗本人的昏庸荒、**,塔吉尔在几篇文章中,不指名的批评了哈比布拉汗,这使得哈比布拉汗十分恼怒,两人关系骤于紧张状态。哈比布拉甚至声称,如果塔吉尔再敢攻击国王,就要查封《光明新闻》,把塔吉尔处以死刑。然后时间就走到了英阿接触的时间点上,然后《光明新闻》因为抨击哈比布拉汗的外交政策而被直接查封,哈比布拉倒没把塔吉尔本人怎么着了。由于塔吉尔的正确办报方针,使《光明新闻》在阿富汗国内和周边诸多地区都有很大影响,在印度的西北地区,在中亚,在波斯,《光明新闻》以后会永远被记录在绿教的历史上的,这份杂志在整个中亚绿教徒的世俗化进程当中,在传播介绍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塔吉尔在阿富汗国内多年的努力已经让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立志改变阿富汗贫穷、落后面貌的仁人志士。刘暹不希望百年后的阿富汗依旧是‘极端’组织的温床,而要改变这一点,与其用‘杀’和铲除宗教势力的血腥法子,不如让阿富汗变得富足起来。阿富汗虽然没有中东地区的石油,但它本身就是世界金属矿藏储备的奇迹,整个阿富汗国土下埋藏着令全世界感到颤栗的金属资源!
只要阿富汗走上开发利用的道路,即使光卖矿石,也能让阿富汗从一片穷乡僻壤变得富的流油。
而只要阿富汗富裕起来,极端思想的温床就没有了。就像后世的中东那群大富豪们,他们当中不少人也支持极端思想,但最多是用钱和精神,除了拉灯,自己可没有披甲上阵的。
而阿富汗的极端、组织为什么令世界各国头疼,还不是因为阿富汗复杂的地理?如果换成别的地方,只要下定决心,哗啦一下就可以推倒。危害性完全不在一个等级。更别说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是那么的重要了。
这片土地整体上讲位于西亚、南亚和中亚的交汇处,属中亚国家,沟通东西方,连接中亚、西亚和南亚,在历史上老早就被称为通向南亚大陆的“锁钥”,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印度在历史上遭遇的多次外族入侵,一大部分都是阿富汗或是经由阿富汗土地进入的!其地理优势是几千年的时光证实了的。英国人几次三番的渴望主导阿富汗,原因也在于此。
纳什鲁拉并不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