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包括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这句话让马天理对塔吉尔引为知己。他就可惜的慌,这样的头脑、理念、才华没有缺陷的人怎么就是阿富汗人,而不是哈萨克、塔吉克、乌兹别克人呢?他要是在中国的官场里,绝对是中亚地区和梁王万分紧缺的高才大能!
马赫茂德.贝格.塔吉尔现年四十二岁,出生于阿富汗加兹尼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古拉姆.穆罕默德是阿当汗贵族政权中一位要人,以擅长书画、诗歌而著称。塔吉尔是他发表诗歌时用的笔名,后来这个名字也就成了他儿子马赫茂德.贝格.塔吉尔的名字了。1884年,古拉姆在阿富汗贵族政权的争权夺势中失利。被迫流亡国外,先到伊朗后至叙利亚定居。
在叙利亚,塔吉尔接受了严格的教育,掌握了多种外国文字,并在诗歌写作方面显露了超群的才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塔吉尔更多地受到了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影响,开始关心社会问题了。他的诗歌兴趣也开始转向政论文章。在他的第一部著作《三大洲旅行记》中,用流畅、感人的手笔,倾述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探讨了阿富汗落后的原因。这部书在塔吉尔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1892年,二十七岁的塔吉尔同一位叙利亚姑娘结婚。
1901年,塔吉尔得知父亲的政敌阿卜杜尔.拉赫曼国王去世,就决定回到自己的祖国。1903年。他来到了喀布尔。当时阿富汗的新国王正是哈比布拉。哈比布拉汗上任后,开始向西方学习,力图改变阿富汗闭塞落后的局面,这正符合塔吉尔的心愿。因此。他多次向哈比布拉汗建议,吸收皿煮思想和先进技术,改革阿富汗的内政,加速阿富汗的世俗化。在塔吉尔的影响下,哈比布拉汗倒是真的开始进行了一些现代化建设,如安电话、建电台、架桥梁等。塔吉尔还被任命为国家翻译局局长。负责介绍引进外国的进步思想和科学技术,成为国王改革的主要顾问之一。然而,哈比布拉汗改革的主要兴趣却是放到了宫廷内部,十分有限的资金被大量地浪费在皇室的衣食住行“现代化”上。这使塔吉尔感到仅仅依靠国王来实行改革是远远不够的,他开始利用自己翻译局长的有利身份,在阿富汗人民中间进行广泛的启蒙宣传。
1905年,塔吉尔创办了《光明新闻》杂志,并担任该刊物的主编。在这个刊物上,塔吉尔发表了大量的社论和评论文章,唤起阿富汗人民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抨击英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政策,要求获得阿富汗的完全**和进行现代化改革。对中国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