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阵地的最后一道防线。很冒险,却也很有诱惑力!
卢卡.伊利亚舍维奇即使已经看明白了,也没法拒绝这份诱惑。就像徐东山不认为俄国人能放弃阵地上两个大队的秦军一样,卢卡.伊利亚舍维奇也坚信,只要自己能夺下这块阵地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可能看着守军全军覆没的中国骑兵,必会出现!
所以,战争在东南阵地爆发到了白炙化。
“啪啪啪——”
“轰隆——轰——”
枪声像爆豆子一样噼里啪啦的响起,大炮轰击,轰鸣声中还有手榴弹的爆炸。
连续的打击落在冲锋来的俄军士兵身上,一片一片的俄军摔倒在地上,残酷的战争要去了他们的性命。
“乌拉——乌拉——”
可激烈的枪炮声里,俄军的呐喊声依旧嘹亮。尤其是正规的俄军士兵,真不愧自己灰色牲口的名头。驯服。听从命令,不怕死。
付出了六七十人的伤亡,守军收取了俄军半个营的性命。残余的俄军仓惶退却。
一次次激烈的战斗,就像一块块石头投入了波澜荡漾的湖水里。溅起了一层层波浪。这些波浪聚小成大,早晚能掀起惊涛骇浪,将飘荡在湖水里的‘秦字号’小船打翻淹没。毕竟负责守卫阵地的只有两个大队的兵力。厮杀到现在,秦军损失也是巨大的。
……
徐东山手里还有三千骑。8门120mm重型迫击炮,六零、八零轻中型迫击炮五十多门。三十六挺重机枪。与迫击炮一样,每一挺都有着充足的弹药。
六个大队的骑兵始终聚集成一个拳头,在俄军视线看不到的地方。他们的位置与东南阵地之间宽阔的间距上,就是秦军侦察兵与俄军哥萨克来回剿杀的所在。
卢卡.伊利亚舍维奇无时无刻不像弄清楚中国骑兵的主力所在。他手中有哥萨克,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轻骑兵,自然会放出去寻找猎物。与秦军骑兵的侦察部队狭路相逢,那就只有更骁勇者可以胜了。
反正至今为止,哥萨克还没有靠近秦军主力聚集区十里范围之内。
武装到牙齿的秦军侦察骑兵,论骑术并不是哥萨克们的对手。马刀搏杀,可能也不是哥萨克的对手。
而手枪。射程近。骑兵的武器里,随着连发枪的渐渐普及,地位已经在大幅度下降。并且哥萨克装备的也有手枪。这一点上秦军也不占便宜。
真正让秦军侦查骑兵可以跟哥萨克骑兵抗衡的是,他们手中的连发枪和精准的枪法。后者是秦军步骑侦察兵选拔的硬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