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知己,落榜者也可以凭借高中者的关系捞个差事做做,二者皆有所得,又何乐而不为呢?虽然士子间贫富有别,有钱的公子可以携家财万贯,找高级的小姐作陪,住豪华套房,无钱的只有逛逛眼科,住招待所与地下室,但丝毫不会隔断他们成为朋友的愿望,这与《海上花列传》中达官贵人与店伙西崽一起吃花酒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对士子来说,学问章往往是衡量他们高低的主要标志。一个腰缠万贯的公子,如果胸无点墨,也会成为青楼小姐嘲弄的对象;而一个学富五车的穷书生,一样可以凭他高雅的谈吐赢得佳人的芳心。在秦淮青楼里,穷富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富家公子,因为想学几句唬弄情人的诗句,反倒会有意与吟词咏诗的书生结交,或许是为了沾几分气吧!
进入青楼的士子,最大的愿望是考场与欢场两不误。这一愿望在杜秋娘《金缕衣》中得到应证: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前面两句是劝年轻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科举高中,功成名就;后两句便有暧昧的味道,虽然一般人将其解释为珍惜光yīn,把握机遇,但以杜秋娘jì院老板的派头,恐怕用劝人及时行乐来解释更为合理吧。杜秋娘做过jì女,又做过王妃,后来又干起老行,当上jì院的老板,大起大落之间,对人间的冷暖世态自然是深谙于心,再加上平rì里结交些读书人,对他们的心思自然是了如指掌。
然而对读书人来说,要做到考场与欢场两不误,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古代的读书人,人生有若干愿望,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这样的事是可遇不可求,除王魁、荥阳生等几个幸运儿外,其他人能实现一个愿望就很不错了。而由于沉溺欢场,导致考场失意者,则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