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基本指标,炼钢,看起来那么的困难,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温度,把铁之中的杂质熔炼出来,顺便在其中添加一些微量元素,让材质达到设计的标准就可以了,这其中,都是跟温度相关的东西,一个精确的温度测量,对于炼钢而言,极为的重要,可以说是所有条件之首,这点来自美国的威廉姆斯实验室,早就做了很多研究,也形成了一部分的成果,这些有条件的应用到了钢炉之上。
“元钊,看样子,你又创造了一个奇迹!”侯金盛有些感慨的说道,面前这个看起来还有些青涩的年轻人,一直都是奇迹的创造者,从一年前开始,一举奠定了整个包头的现状,一个以农业,以普通的毛皮生意等著称的边贸口岸,变成了现在,居然是以工业为基础的大型集团,杨元钊的每一步,都是让人无话可说的。
150吨的高炉,这在之前,他们想都没敢想,汉阳铁厂的高炉,最大的也不过是15吨,就这样,还不容易控制,无法满负荷生产,一下子增大了10倍,还顺利的完成,马上就要产钢了,这么一炉子,会有多少,天知道能够制造多少钢产品啊。
其他人也都上前,心中充斥的是对这个炼钢炉的憧憬,重工业投入巨大,可是一旦投入,他所带来的产业和产值的提升,绝对不是轻工业所能够向背的,一个年产量400万吨的钢铁集团,即便是在国外,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集团,中国没有重工业的帽子,从这一刻开始,就可以摘掉了。
詹姆斯全神贯注的看着眼前的炼钢炉,这不是他第一次试运行了,但心中或多或少会有些紧张,这几乎都使用了全新的技术,氧气吹顶,一些起重和控制设备的使用,让炼钢炉的安全性能,提升了不少,环境上面,也比美国本土的要好,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在一年多的生活之中,对这个包头,对这个位于清国内陆的城市,充满了好奇和希望,或许在这里呆下去,也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选择。
时钟缓缓的走过100分钟,早在一个多小时之前,炼钢炉里面的钢水就已经液化了,通过几个控制,添加了纯净的添加剂,没有人可以看到钢炉之中的状态,借助着温度和一些间接的东西,是可以判断出来的,整个炼钢的过程非常的完美,出的也是轨道钢,这是最初的试运行常用的,轨道钢在未来的使用方面,非常的多,配比上面也很简单。
“出钢了!”在詹姆斯的命令之下,一个大嗓门的炼钢工人,很有韵律的喊出了这么一个号子,他似乎带了点四川口音,听起来奇怪而舒服,一个个的机器打开,钢水从特制管道喷薄而出,赤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