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拜见孙承宗(3 / 3)

大明厨 明朝末歌 2514 字 2021-06-07

过猪肉,可见过猪跑,怎样训练士兵,已经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计划。

孙承宗听后一愣,说得这么简单?难道他只是一个会说大话的空油瓶?其实什么也不懂?他不死心,继续问道:“那你对船舶的建造有什么看法?”

“不瞒大人,学生不懂船舶,但学生知道有人懂。”杨乐知道有一个人肯定会制造船舶,他就是明末著名的西学、数学、天文、机械、水利、农学、军事学者——徐光启。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8日),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谥文定。大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朝末年著名懂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督徒,作为热心和忠贞的教友领袖与护教士,被誉为明代“圣教三柱石”之首。著有《徐氏庖言》、《诗经六帖》、《勾股义》等,编著《农政全书》、《崇祯历书》,译《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

徐光启将数学融入机械制造,对农工水利颇有研究。杨乐相信有了他,制造船舶不成问题。

孙承宗脑海中也想到了徐光启,眼中精光一闪,暗叹杨乐的心思缜密。他捋了一把胡须,豪气地说道:“你说得对,老夫确实老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冲劲和魄力,做事畏首畏尾、怕这怕那。不过这次老夫信你一回,同意废除海禁,支持你组建水师!”

“谢大人!”杨乐听孙承宗答应了此事,心中一喜,赶紧拱手称谢。

“不用谢老夫,老夫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江山社稷考虑,此事关系重大,牵连甚多,你要好自为之,莫要辜负了皇上对你的信任。”答应之时,孙承宗不忘教诲一句。

“是,学生谨遵大人教诲!如果没有别的事情,那学生就告辞了!”杨乐行了一礼,退出了孙府。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