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开经讲筵(1 / 3)

大明厨 明朝末歌 2379 字 2021-06-07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经筵之制虽于宋代已形成,但形式并未固定,非但历代有异,即一代之中不同君主实行情形亦不尽相同。以明代为例,初无定日,亦无定所。

开经筵为朝廷盛典,由勋臣一人知经筵事,内阁学士或知或同知经筵事,六部尚书等官侍班,另有展书、侍仪、供事、赞礼等人员。除每月三次的经筵外,尚有日讲,只用讲读官内阁学士侍班,不用侍仪等官,讲官或四或六,每伴读十余遍后,讲官直说大义,惟在明白易晓。日讲仪式较经筵大为简略,或称小经筵、小讲。经筵讲学自此制度化,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为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主要方式。

今天,是开经筵的日子。当然,在杨乐看来这只是个小经筵。他起了一个大早,对着镜子穿戴整体,就急匆匆地奔赴皇宫。

废除海禁一事,确实惹恼了这些看中祖训的文官大臣们。时辰未到,文华殿上已是百官云集,竟比以往热闹了不少。

翰林院、督察院、詹士府的老大人们都已到场,包括朝中所有文官就象当初进京赶考一般,手里面拿着一篇篇提前准备好的草稿,正在暗自背诵着,他们都希望自己凭借犀利的言辞驳倒破坏祖训的杨乐,在皇上面前露露脸,借此一举成名。

今日经筵,内阁大学士们极为重视。资格最老的孙承宗站在列首,之后是吏部尚书周延儒,礼部尚书温体仁,工部尚书徐光启,户部尚书成基命,刑部尚书钱象坤。主讲官是文震孟,展书官是张瑞图。内阁大臣、六户官员全部到场。这排场可谓空前豪华。

司礼监大太监曹化淳亲自领着两名太监、八个小黄门,捧了经史来布设御案和讲案。一到了文华殿,瞧见这阵势,吓了一大跳。他侍候两代皇上了,就没见过这么多武将跑来参加经筵的,经筵是文人们讲书论道的,这些只会舞枪弄棒的武臣跑来湊什么热闹?

曹化淳不知道的是,这些武将们听说杨乐不仅要废除海禁,还要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师,这是给他们武将长脸、长威风的事儿。他们可不管什么祖训,只要能打仗就好,所以他们决不能让杨乐一个人来参加经筵。他们自知不善辩论,但站在杨乐身后助威总可以吧?所以说,这些武将们不是来辩论的,而是来给杨乐呐喊助威的。

文华殿本来是文官的天下,今天到的武将数量竟然不比文官少,确实是大明开国以来的头一次,所以文武百官便按照上朝的规矩,左殿站文官,右殿站武官。文官之以孙承宗为尊,武将杨鹤虽排在首位,但是身为锦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