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咸通七年(公元866年)十月,“拓跋怀光以五百骑入廓州,生擒论恐热,先刖其足,数而斩之,传首京师”,其余众逃奔秦州,途中又遭到了尚延心的袭击,“吐蕃自是衰绝”。河陇肃清,使唐王朝无西顾之忧。至此,河西地区初步形成了统一局面,“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唐王朝的势力,已达陇右诸地。
正是张义潮率领的沙州起义及其战果的不断扩大,河西地区才得以克复,使“百年左衽,复为冠裳;十郡遗黎,悉出汤火”。对于他在河西重振大唐声威的业绩,人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四方犷悍,却通好而求和;八表来宾,列阶前而拜舞。北方猃狁,款少骏之蹄,南土蕃浑,献昆岗之白璧。”堪称英雄盖世之功!
张议潮出巡图甘肃敦煌莫高窟唐第156窟
宣宗遂于沙州置归义军,领沙、瓜等十一州,以议潮为节度使。不久,加授左仆射。大中十一年,在议潮的影响下,吐蕃将领尚延心以河、渭二州蕃部归唐,唐以尚延心为河、渭等州都游奕使。懿宗咸通二年(861),议潮率蕃汉兵七千人收复凉州(今甘肃武威);七年,北庭回鹘首领仆固俊战败吐蕃,以西州归议潮。八年,议潮入朝长安,诏授(检校)司徒、右神武大将军(一称统军),并赐庄宅。议潮既留居长安,即以族子淮深守归义军。咸通十三年(872),议潮卒。
参考书目
罗振玉:《补唐书张义潮传》,永丰乡人杂著本,1922。
向达:《罗叔言〈补唐书张义潮传〉补正》,三联书店,北京,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