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李煜继承南唐国主之位时,只是一个经济财政匮乏而又正面对着一代雄才赵匡胤统一全国之际,而正是他李煜在这种宋太祖“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言论下,仍安稳地做了15年的君主,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作者:格羅索2009-4-506:29回复此发言
--------------------------------------------------------------------------------
4[转]后主是个有为之君,惜乎时不我予,乃至身死国亡
刚刚即位之初,由于淮南战败和中主的去世,南唐朝野充斥着一种悲观颓丧的气氛,而李煜希望借助这些老臣的威望来重振人心,另一方面也是欲得到他们的支持,以确立自己的威信,因而礼下老臣,稳定了高层重心。
何敬洙军功累累,被授予“右卫*军”之衔,封芮国公。“致仕,给全俸,第门列戟”。他去世时,“废朝三日,命枢密使中书侍郎朱巩持节,册赠鄂州大都督左卫*军,谥威烈。”[宋]陆游:《南唐书》卷6,《列传第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丛书集成初编本。李煜下令废朝三日。以示哀悼。而对于在淮南战事中弃扬州化装逃跑的冯延鲁,李煜也重新给予礼遇,“尝宴内殿,后主亲酌酒赐之,饮固不尽,咏诗及索琴自鼓以侑之”[宋]陆游:《南唐书》卷11,《冯延鲁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丛书集成初编本。在南唐朝臣新旧交替之际,给予老臣足够的尊重,稳定了统治,安定了人心。
李煜启用在杨吴时代就投奔江南的韩熙载,是一大妙笔。在李煜即位后,其担任了吏部侍郎之职,后任中书侍郎,百胜军节度使。闽将林仁肇,也历任南唐镇南军节度使,宁国军节度使,南都留守及南昌尹等职。还重用皇甫赟之子皇甫继勋,官至神武统军都指挥使,担负了守护金陵的重任。
李煜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许多流落到南唐的人才纷纷发挥各自的才干,积极参与国政,对南唐的发展壮大无疑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在另一方面,李煜又注重当时土著势力的发展,臣中相当部分都是饱读经书的土著人。
潘佑“生而狷洁,闭门苦学,不交人事,文章议论,见推流辈,陈乔辈荐于元宗,起家秘书省正字,后主在东宫,开崇文馆以招贤,佑预其间。及嗣位,迁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宋]陆游:《南唐书》卷13,《潘佑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丛书集成初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