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刘邦和陈胜有哪些相同?(1 / 4)

陈胜的起兵造反,似乎是上天的旨意。

已经许多年了,气候一直在变冷。

这一年,准确些说是秦二世胡亥夺得皇位的第一年,天气更加冷得早。到了七月的时候,又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不肯停歇的冷雨。

天气越冷,人们心中的怒火却越来越旺盛。

寒冷的天气,影响劳动效率,这逼得秦二世为了完成修建秦始皇骊山陵墓和阿房宫等工程,不得不征发更多的人去服徭役。

与此同时,这更逼得北方的匈奴和其他游牧民族,面临着牧草枯萎等问题,一直希望能够攻进长城,南下寻找水草和食物。为此,秦二世不得不继续大量征兵。

残酷的战争,繁重的兵役劳役,严苛的法律,沉重的赋税,随时有可能降临的惩罚,这一切,使得百姓每天都在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计和性命而担心。

笼罩在天下百姓心头的恐惧的雾霾,并没有因为秦始皇的死去而消散,反而因为秦二世的倒行逆施而更加严重。

恐惧到了极点,也就不再恐惧了;恐惧到了极点,就只有揭竿而起!

此时,秦朝的青壮年男子绝大多数都已经在工地上和边关上,兵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不足,以致不得不冒险把因为犯罪而被贬为贱民的人,乃至六国投降的军人等,也征发去当戍卒。

作为屯长的陈胜和吴广,就奉官府的命令,在两名秦朝慰官的率领下,参与带领和押送共九百名由贱民和六国投降军人组成的戍卒,北上,去戍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抵抗游牧民族的南下。

军情紧急,他们日夜兼程地赶路。

然而,连天大雨使得道路泥泞难行,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行程。他们不得不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临时驻扎,等待雨小点再走。

但仿佛是上天有意要促成一件历史大事的发生,雨不但不停,反而下得更大了,造成了洪水,冲垮了道路,无法通行。

按照朝廷法令,戍边兵丁“失期当斩”,他们全部犯了死罪。不管是不是继续走下去,都只有死路一条。

所有的戍卒,便都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当中。

陈胜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恐惧,也毫不犹豫地利用了这种恐惧。在吴广的协助下,陈胜设计杀了秦朝的两个负责带押这支戍卒部队的尉官,告诉大家:我们无论如何都是死罪。反正是死,恐惧也没有用了,不如造反,打响推翻残暴腐败的秦朝的第一枪。

他对戍卒们进行了一场非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