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秦二世和赵高倒行逆施,眼看着全天下民不聊生,眼看着老百姓都已经对秦朝怨声载道,这个时候,兄弟们都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可是,刘邦就是不做决定,就是不提正式起兵造反的事。难道,他居然就打算在这荒芜的芒砀山中躲藏一辈子?
这天,有兄弟终于沉不住气,略带抱怨地对刘邦说:“时候到了!”
意思是:老大,我们继续这样在山里躲下去也不是办法,你不是要造反吗?现在是正式起兵的时候了。
然而,刘邦还是一言不发。再问他,刘邦便把眉毛一瞪,呵斥道:“等待!有个圣人会在东南方向起兵的!”
兄弟知道刘邦这个人的脾气:平时和兄弟们在一起打打闹闹,没有任何距离;可是,要是不高兴,那脾气也是吓人的。因此,就不敢再多说了。
不管怎么样,兄弟是相信的:刘邦肯定有自己的打算。
显然,尽管天下形势已危如累卵,刘邦却还是沉住气,想继续观察观察形势,等待别人来当出头鸟,打响反秦的第一枪。他并不想要这个“第一枪”的虚名,毕竟造反是要诛灭九族的,是世界上利润最大同时也风险最大的生意啊。
他还要等等。
那么,他又怎么知道会有“圣人”先自己在东南方向起兵呢?
这个“圣人”又是谁?
这个刘邦口中的“圣人”,就是陈胜。
古往今来,天底下的人,没有几个是刘邦放在眼里的,更没有几个能够得到他高度的赞扬。
“圣人”,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儒教的弟子们只肯用它来称呼学问渊博的宗师孔子,刘邦却用他来称呼泥腿子出身的陈胜。
刘邦当然不是神仙,不可能未卜先知。因此,当手下劝他做第一个起兵反秦的人,他却甘愿等待,静候陈胜在东南方向起兵,说明他早就知道有陈胜这个人,并且还非常熟悉陈胜,知道陈胜早就在做造反的准备,而且比自己还迫不及待。
换言之,在正式起兵造反之前,刘邦就和陈胜有过密切的联系。
从后来的史书记载看,刘邦和陈胜的关系相当特殊,既像是非常疏远又像是特别亲近。说非常疏远,是因为刘邦起兵后,不像其他的造反队伍纷纷响应陈胜,而是拒绝打陈胜的旗号,可谓别树一帜;说特别亲近,是因为刘邦不仅称陈胜为圣人,而且在当了皇帝后,都给于陈胜非常高的评价,专门派兵给陈胜守墓。
这揭示的秘密就是:刘邦在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