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当了官的刘邦为何苦闷?下(1 / 3)

刘邦为什么会深深苦闷呢?

他的苦闷,首先是来自于强烈的职业倦怠。

没错,当上了泗水亭长的刘邦,虽然好歹也是官了,但很快就陷入了职业倦怠当中。因为,作为亭长,他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抓捕那些“盗贼”,也就是“犯法”的人。

“犯法”的人越多,他的工作就越累。

累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作为中阳里老刘家的儿子,刘邦出身社会底层,对乡亲们的生活艰辛有充分的了解。

他当然知道,许多人“犯法”,完全是无辜的,实在是因为秦朝的法律本身太过严苛、太不合理。

可是,作为亭长,实际上是秦朝的爪牙,他却不能不带头去抓这些人,把他们送入牢笼,让他们遭受严刑苛法。

这自然让素有“宽仁爱人”之名的刘邦,感到难堪。

他从小崇尚以仁义著称于世的信陵君,和张耳、陈余这类行侠仗义的英雄豪杰意气相投,现在干的却是替秦朝卖命、专门抓捕无辜百姓和那些江湖好汉的勾当。

这样的工作,当然不可能让刘邦感到有前途,也不可能让刘邦真正地敬业,难怪他会上班酗酒,吊儿郎当,玩世不恭,以此发泄内心的苦闷。

刘邦的苦闷,还来自于纪律的约束。

别把亭长不当干部。亭长虽然官小,干的全是得罪乡亲、得罪江湖好汉的活儿,可大小是个官,好歹是个糊口的职业。

就当时来说,刘邦既不能经商,也不愿务农,读书也读不成,“不事生产作业”,也就是没有别的活可干,当亭长几乎是他当时唯一的出路。

尤其是作为秦朝通缉犯张耳、陈余的好兄弟,他本来也是应该被抓去坐牢的,现在却不仅不用坐牢,还能当官,再苦再累,也得忍受下去。

然而,有一样东西,还是让他越来越难以忍受。

这样东西,是一份“罚款清单”。

这是份很有特色的“罚款清单”,因为,它罚的款,不是人民币,而是用铠甲、盾牌等军用物品来代替,目的就是为了以此来筹集军备。

这份“罚款清单”是这样的:

紧急的文书,必须马上递送;不紧急的,也必须当天处理完,否则一律治罪;

仓库的门缝,如果可以伸进一个手指,罚上交一幅铠甲;

仓库里发现有老鼠洞,每一个罚交一副盾牌;

抓捕盗贼应对赃物估价,估价不实者,每差一钱罚交一幅盾牌,通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