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忌是魏国昭王的小儿子,安厘王的异母弟.
他也是战国时期,魏国最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魏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他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但他试图力挽狂澜。
他延揽食客,供养的奇人异士、江湖豪侠等杰出人才达到数千人,形成了自己的智囊团兼私人班底。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获得侯赢、朱亥等文物奇才的辅佐,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强大的秦军,挽救了赵国和魏国的危局,因此名震天下。
要知道,秦朝从商鞅变法后,越来越强大,军队横行天下。能够把秦朝两次打败,这就好比今天的一个中等国家能够两次摧毁美国的航母舰队,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所以,虽然和黄歇、田文、赵胜并称为“四公子”,但信陵君魏无忌无疑更高一筹。
但是,功高震主是古往今来的通例。魏无忌屡遭魏安厘王猜忌,担心他会有更大的夺权野心。
于是,为了表明自己并不想攫取更大的权力,魏无忌借助两样东西:一个是玩女人,而且不是美女还不玩;一个就是喝酒,而且每次喝还要醉得不醒人事。
不过,女人和酒都是适当就好,过分伤身。公元前243年,魏无忌终于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魏无忌死的时候,刘邦已经十几岁。魏无忌名声很大,却因为国王的猜忌郁郁而终,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自然也包括楚国沛县的这些魏国难民们的同情。
种种迹象表明,作为魏国难民的后代,刘邦从小就是信陵君的粉丝,信陵君在刘邦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证据是,刘邦后来南征北战,每次路过魏国的都城大梁,都不忘专门去为他扫墓,还专门安排公务员给信陵君当守墓人。此外刘邦为之做了同样的事情的,只有秦始皇、陈胜等寥寥数人。
甚至,刘邦的许多处事风格,都看得出信陵君的影子。
比如说,信陵君魏无忌这个人,处变不惊。我们后来将会看到,刘邦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出奇的沉得住气。
信陵君打仗时喜欢用间谍。我们后来将会看到,间谍战是刘邦最擅长的战争,古往今来,能够胜得过他的没有几人,蒋介石只能为他提鞋。
信陵君礼贤下士,在选拔人才上不拘一格,不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