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见那僧人并不像是开玩笑,便细问究竟。那僧人道:“我看你们这温阳县城自古崇佛尊道,观音院求子一定灵验,只要你许愿得法,我看是应该有求必应的。”李老教授道:“何谓许愿得法?”那僧人又道:“我看你们这城内庙宇众多,但却缺少大的灵碑灵钟,只要你肯许大碑大钟,增加庙宇灵气,何愁抱不上外甥?”那游方僧人的话,得到了咏公大师的赞许和李老教授的首肯。当晚,李老教授将游方僧人的话告诉夫人,李武氏老夫人高兴的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就张罗着找去崔家庄的人,她要给女儿女婿捎话。可是,她一连几天在街上打听,也没见崔家庄的人进城来。今天,她见女儿和女婿自己来了,自然是喜出望外!
崔员外是个痛快人,又是个急性子。他听了泰山的话,立即眉飞色舞地邀请夫人,想立即上崇胜寺许愿。老教授道:“现在已近中午,等用过午饭,今下午你们准备准备,买些香表供品,明天一早你们再去许愿不迟。”见丈夫这样性急失态,崔李氏在一边,也不由得斜了他一眼。这时,李武氏老夫人也忙说道:“是的,老身这就去做饭,你们夫妻今天就安心住下来,办好供品,等明天许了愿心,再回去不迟。”崔员外无法,只得点头应允。
下午,崔员外令张安返回崔家庄找管家崔福取来几百银两。李氏夫人已和她母亲蒸好了十二朵白面莲花,准备作为供品。崔员外只是上街买了些香表蜡烛之类。
次日一早,城中各寺庙的晨钟刚刚响过,崔员外起床,草草洗面漱口过后,便令张安牵马套车,并带了香表供品,银两之类,与刚刚梳洗完毕的李氏夫人一起赶往崇胜寺观音院来。崇胜寺离李家很近,他们顺着寨后街下来,到了温阳县禁军兵寨西大街,便看到了宏伟壮观的温阳县普济崇胜寺的山门。三人在寺外停下马车,将马栓好。张安提了香表供品,背了银两包袱,便陪员外和夫人走上台阶叩响寺门。寺中住持咏公大师得知是崔员外夫妇来许愿求子,便和几位长老出来迎接。宾主在方丈内寒暄片刻,咏公大师便让寺中一位负责观音院的长老陪他们三人直奔寺东南观音院去了。四人进了观音大殿,崔员外和夫人亲自点燃香烛,摆上供品,便在地上的蒲团上跪了下来。那位长老上前拿起小木杵,轻轻敲响放置在观音佛像前长案上的银罄,然后合掌闭目在一边念起咒来。这大殿正中的观音佛像,乃是一尊银漆木雕的观音送子站像,有五尺多高。面目慈祥,体态轻盈的送子观音抱着一个婴儿,好像刚刚腾云驾雾,赶远路风尘仆仆而来。崔员外和夫人叩头祈祷已毕,崔员外许了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