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二回(2 / 20)

张四姐大闹温阳县 广生 18800 字 2021-06-06

起丈夫,对不起崔家,常常暗自落泪,以致身心憔悴。最近,她思来想去,只有自己早些寻个死路,好让丈夫躲过魔咒似的毒誓,能够早日续弦生子。这样,才不至于断了崔家香火,才不至于让自己落下有违七出之条的名声。打定主意,李氏反而又变得轻松开朗了起来。她决定今年中秋节过后,先让丈夫陪自己回趟娘家,再看看自己年迈的父母。

有诗叹曰:

不见黄连心苦愁,锦衣玉食懒回头;

一朝选定牺牲志,喜把黄泉当故楼。

李氏的娘家就在温阳城里,她父亲单名一个良字,字孝贤,是开了一辈子学馆的温阳老教授。母亲李武氏是个轻快人,待人热情,开朗大方。几十年如一日,她面对莘莘学子,很有师母风范。李家有个儿子,比崔夫人李氏大十多岁,名致,表字至文。年少时因不满科场黑暗,不顾父亲反对,与朋友一起外出经商。后来,李致在外边有了妻儿店铺。据说,这几年他生意还很不错,常托人给他的父母捎回些银两、人参之类,就是很少亲自回家来。如今,李良夫妇都已年逾古稀,早已关闭学馆,清闲在家。李家住在温阳东城禁军兵寨北面,寨后街大路往东百十步远近。温阳城内有名的丹凤朝阳山西麓,一座面南的李家老宅,靠近东边仙境似的清真观,很是幽雅清静。这几年,不时有人登门,找李良老教授下象棋消遣时光。

中秋过后,八月里一个天高气爽的晴朗日子,崔员外果然让自己家年轻力壮的马车夫张安套了一辆马车,陪夫人李氏回了她的娘家。那天,正遇温阳城普济崇胜寺高僧咏公大师与一游方僧人在她家客厅,与她老父亲下棋。见李家有闺女、女婿回来,咏公大师和那游方僧人便起身告辞。二人走后,李母高兴地告诉女儿女婿道:“我还正要找人给你们捎个口信,让你们过来……”李母还未说完,她女儿崔李氏便问道:“母亲找我们有事吗?”“唉!还不是为你们能早日有个孩子。”李母道。见母亲还是为自己生孩子的事操心,崔李氏不由得眼眶里早已噙满泪花。崔员外看在眼里,忙问道:“岳母是不是听到有什么好办法了?”坐在一边的李老教授这时插话道:“女婿,是这么回事……”原来,近日普济崇胜寺高僧咏公大师,常带刚才那个游方僧人来下棋。三人闲谈中,李老教授叹了口气,与二僧说起自己的女儿,从小聪慧过人,学成满腹诗书,十八岁就嫁给本县崔家庄老崔家为妻,今年已是四十岁的人了,可还没有开怀生养之憾事。听了李老教授的话,那位游方僧人说道:“小僧有一计,可保教授在一年之内抱上外甥!”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