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十四万人齐解甲(2 / 4)

越沧海 无财无能言财 3290 字 2021-06-06

果钱惟昱掌权的话,这项策略也会渐渐成为吴越国对付边远待归化地区的常态。

……

壮族百姓被新政的好处吸引,纷纷归化。消息在吴越国境内逐渐扩散之后,那些原本见识比较敏锐的、试图蹦跶一下的家伙,也都偃旗息鼓了——毕竟大王始终不曾正式宣布“摊丁入亩”这种表述方法,从头到尾只有“免除丁税”和“种粮比照盐铁官营”这两句看似表面毫不相干的话语。

大地主当中也不是人人都见识敏锐的,读书多的或许可以从中看出杀手锏,读书少的自然会脱节。原本抵抗力量就已经被分次削弱了,再加上不能捏成拳头合起来同时发力,那威胁就更加微不足道了。

显德三年的吴越各镇夏税分批入库的同时,吴越国历史上的第一笔“官营种粮”也卖了出去。销售额实现地点,当然是中吴军节度使的核心——苏州地区了。原因么也是非常理所当然的:占城稻乃是彭城郡王、中吴军节度使钱惟昱率先从海外引进的,至今在苏州是种植时间最广的,足足已经种了五年。而其他各地,分别要递减一些种植年份。

所以,苏州地区的农民、地主,也是第一批感受到“用前一年收获的粮食直接做第二年的种粮、数年后存在产量、生长期退化”这一现象的。撩浅军官营的六千顷军屯田,以及大约两万多顷的民田,其田主选择了从官府购入占城稻种粮——当然,这些种粮是不是真从占城运来的那就不知道了,反正官府只要保证你种下去之后的收成可以达到占城稻的效果即可。至于官府自己有好的育种杂交技术,还是直接海运万里,你一介草民管得着么?

这两万多顷民田,其中三分之一是大豪商蒋家名下的,反正海贸的生意也做着,购买官营种粮无非也就是给官府一部分好处费罢了。蒋家如今是钱惟昱信任的嫡系,在钱惟昱的支持下货通四海,还在乎这点小钱?其余一万多顷民田,倒是真的普通开明地主购买的了。

政府官营的种粮,初步定在普通粮五比一的售价,相当于是增加了一道十税一的粮税、只是没有披着粮税的外衣罢了。而且因为只有占城稻需要用到引进种粮、晚稻那一集农民还是可以种自己收成的粮食,平摊下来就相当于只有夏税加了这一道,秋税照常。从全年来看,便只是加了二十税一。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少数不和谐的声音出现,比如在湖州,居然有几个小聪明的地主居然自己也让人研究了一些育种选种的技术,弄出了据说拥有防退化特性的占城稻种粮,然后便和官府抢生意私售种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