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颓废的天皇(1 / 4)

越沧海 无财无能言财 3091 字 2021-06-06

?

四月末,正是仲春将尽的时节。原本在这个季节,江南大地上应该才刚刚把抽了叶芽的秧子移到大田里二十余日,稻秧也该才长到不足一尺高低。太湖边大片大片灌溉充分的水田,应该还是以泥塘水色的基调为主,绿叶稻秆点缀其间。

不过,这些已经要逐步变成历史了。今年的春末,苏州城外太湖边的稻田里,有超过十万亩地如今已经是积水褪去、稻秆繁盛了,虽然秸秆还带着未曾褪尽的青绿之色,但是末梢的谷穗却已经泛黄灌浆、可以收成了。

这十几万亩水田,在吴越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因为这些田是历代吴越王划给太湖地区工程兵部队“撩浅军”家属耕种的军屯田,是国家对那些常年服役的河工的一种福利回馈,撩浅军士卒的家属们种植这些田地,可以免除税赋——其实也就相当于是他们在撩浅军内服役的亲人“以役代税”了,这是当时吴越国特有的一种经济制度。

因为是免税军屯,这些田地在管理上也比较容易,因为国家可以要求这些军户们不得将其收获的粮食自行拿去和商人交易,除了自行留下口粮之外,其他想要出卖部分的收成,国家会按照常平仓的平准官价收购。同样的,由于这些田地的产出便于管理,钱惟昱今年才会在这一地区一次性投入了四五千石的占城稻稻种,占到蒋衮的船队运来的首批占城稻的三成多规模。

……

钱惟昱身着轻袍,把衣袍的下摆扎在腰间,脚下踩着一双厚油布外胶粘牛皮的放水靴子,在太湖边的一处处稻田内视察。顾长风带着几十个内牙亲兵在后面跟着小心翼翼地避免踩了还没收割的秧子;除了侍卫之外,另有如今扮演“农学家”角色的客卿沈默跟在后面,手中拿着纸笔,一丝不苟地记下每一块田地的收获时日,并且询问拥有这些土地的农人每一片稻谷具体下种的日子。

一行人不辞劳苦地一上午巡视了十几顷的水田,堪堪过了午后,才离开了这些泥腿子的地盘,看看地头差不多是行到了寒山寺一带,也就过了江南河上的石桥,到寒山寺歇息。钱惟昱被寺里僧人引进去,寻泉水净了手,命顾长风舍了香油钱,然后自有僧人奉上素斋素面,钱惟昱也不摆架子,与沈默等人一起同席饮食。

沈默一边吃一边翻着账本,颇有一番疯狂科学家的架势,似乎做起正事儿来也就不顾读书人的礼仪了,当下也不管“食不言、寝不语”。一边吃着一边指着账本对钱惟昱汇报:

“殿下,这收获季节也持续了快20日,能收的基本上都收上来了。如今看来,今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