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撤消中外府的重要原因,但中外府撤消,不等于都督中外诸军事就是虚衔、尊号,它依旧有很大的权力。”
“不过,我们决定还是拿掉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权力,仅仅把它做为一个尊崇官衔。”
李丹急忙追问。
苏威解释说,都督中外诸军事,就是总领大周中兵(卫军和府军)和外兵(州郡兵和镇戍军),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司马宇文宪实际控制着府军大部,大周的一大半武力都控制在宇文氏和武川人手上,这也是李丹目前无法抗衡宇文宪,被当作替罪羊的重要原因。
当年曹魏时代,曹爽首辅,司马懿居次,同领都督中外诸军事,但实际掌控军队的是司马懿,结果高平陵兵变,司马懿领禁兵控制了京城,城外的曹爽傻眼了,束手就缚。这是个教训,所以当务之急是拿掉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权力,把这个众矢之的的威胁解除掉,把兵权集中于皇帝和中枢。谁掌控了皇帝和中枢,谁就掌控了兵权和军队,而现在李丹有皇太后和弘德夫人的支持,正好可以成为实际控制皇帝和中枢的宰辅。
大战结束后,宇文宪如果要联合宇文氏和武川人杀你,皇帝和皇太后、弘德夫人可以保护你,你可以以皇帝的名义号令军队与其对抗。无论宇文宪的实力有多么强悍,他都没有皇帝的权力大。皇帝圣旨一下,再加上皇太后的支持,宇文氏和武川人势必要分裂,宇文宪想杀你,等于找死。
李丹恍然大悟,这才知道苏威、高颎等人迫不及待要实施新官制的原因。
官制换一下,官职换一下,职权换一下,虽然权力还是由同一个人控制,但效果大相径庭。这就是国政的奥妙所在,宇文护之所以要推行新政,原因也正在如此。
=
“三师三孤,职位尊崇,你可以安排本朝德高望重的勋贵和宗室大臣,由此可获得人心。”高颎说道。
“大司马、大将军,典司武事,一个负责兵事行政大权,一个负责征伐指挥大权。大司马是武职最高官衔,宇文宪做为宰辅之一,势在必得,你给他,再给他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尊号,宇文氏和武川人也就放心了。大将军则由韦孝宽出任,同领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尊号。这样大周武事两大统帅,一个是宗室鲜卑人,一个是功勋显赫的汉人,中外诸军心服口服,这有助于提高士气,缓解各军矛盾。”
“三公大臣除了太尉外,都有一定的实际职权,但为了把权柄尽可能集中于台省,还是选择资历较老的勋贵大臣为好,这可以进一步孚获人心。”
李丹摸摸胡须,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