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打心里就不愿意承认彼得的优秀。固执的认为彼得是一个走了狗屎运的小孩子,始终比不上自己的。
土耳其的军队是有别于俄军的。俄军是从零开始,当时是先招募兵源,并且整训成军的。但是,土耳其的军队,是从他的原本的军队改编过来的。
所以说,现在的俄军,是彼得一手创建的。然而,土军却并不是这样。土耳其的新式军队,是从他原本的旧军队改编过来的。
因此,这支军队一开始就带有严重的封建残余的气味。原本的土耳其军队,派系林立,山头众多,或强或弱,或大或小的军头把持着。皇帝直属的仅仅是在伊斯坦布尔的十万禁卫军。可即便是禁卫军,长年累月下来,军中也是积弊甚多。
十万禁卫军,加上二十万守备地方的军队,基本就组成了新军的来源。
当然,从原本的军队改编过来,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那就是这些人都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改编后的能够尽快的形成战斗力。
事实上,纵观中外历史,一支军队的成形,最好的办法是重新建立一支军队,而不是将另外一支军队改编。
比如说清朝末期,绿营八旗的堕落浮华,同时也是为了应对战争需求——太平天国,清政府就支持了曾国藩的湘军,而不是改编绿营八旗。等湘军也开始显出暮气的时候,李鸿章的淮军应运而生。之后就是清政府斥重金打造的袁世凯的北洋军了。
对于土耳其来说,改编旧体制的军队,是一种快速形成战斗力的方法。但是,他所带来的问题就是,这支部队也仅仅是更换了武器装备,也学习了彼得发明的一些战法,比如说集中炮火,覆盖打击等等。但是,就本质而言,这支军队和以前的军队并没有什么区别。
军官还是那些军官,士兵还是那些士兵,基本上就是换汤不换药的。
这一点,土耳其人难道不知道吗?但是相比于这一点,他们更加恐惧北方的随时可以南下的俄军。这仿佛是一柄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斯之剑,让他们不得不采用这样方法。实在是因为相比于重新建立一支军队的糜费时日,这支方法简单粗暴直接迅速。
还有一点不能宣之于众的原因,就连苏丹本人也没有想到,那就是一支新军队的建立,尤其是这种基本已经决定了当作主力的部队,他所享受到的资源及供应,绝对是一等一的。那原来的那些军头,地方部队,甚至禁卫军,都有可能沦落为二线部队。他们能够容忍这样的事发生吗?
事实上,就是这批人的上下操作,才没有一个大臣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