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听到整整三十万新军的数字,本来因为泳池中美妙的歌舞而愉悦的心情,变得更加的舒畅了。整整三十万的大军,这是耗尽了历代以来苏丹宫廷积累的财富,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
苏丹想着,这样他的力量也就足够强大了吧。也许,自己也可以找彼得较量一下了。
一想到彼得,苏丹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羞辱感。他不是那种除了享乐一无是处的白痴。当然知道在俄土两国人民之间,自己的风评有多差劲。自俄土一战以来,两国君主的表现,都受到了两国人民的极大关注。
而彼得的特务机构——皇家咨询处,也在暗中推动着舆论。彼得作为一位英明神武,为国为民的君主形象,宣传于世。而作为彼得的对手,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则作为反面教材,成了昏聩愚蠢,吃喝玩乐的昏君。虽说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事实也基本如此。
苏丹虽然不是一个值得人称道的明君。但是,相信当任何一个人听到自己在外的名声多么的这样的不堪,他都不会感到高兴或者无所谓的。
苏丹本人也是这样。他就是这样的颇有点自负的人。只要有想到自己成为了彼得的踏脚石,一想到彼得在莫斯科堡享受到的荣耀的凯旋式,他心中的怒气就油然而生。
他自问没有做出对彼得有伤害的事。彼得出兵的借口是在他与索菲亚争夺俄国的统治权的斗争中,向土耳其遭到拒绝。仅仅就这样一个借口,就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实在是让人感到可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所以,苏丹内心里也是存着这样的对于彼得的怨恨的。令人遗憾的是,苏丹本人并没有身为君主的才略。土耳其作为一个与俄国接壤的富饶的国家,却没有足够保护这份富饶的武力,这本身就是错误。所谓,怀璧其罪。
听到他的大臣报告说,整整三十万的军队,整戈待旦,苏丹内心就涌现一股豪气张志。这样优秀的军队,作为拥有这样的军队的自己,在土耳其的历史上,也可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吧。
苏丹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这支军队同俄军的不同。在他想来这支军队花费了他如此多的金钱,即便战斗力比不过俄国,但是想来也是差不了多少的。
从西方乃至从他的敌人俄国,重金购来的武器装备。火炮的比例也是极大,已经等同于俄国的部队了。
而且苏丹认为,彼得一个小毛孩子训练的军队,都能够这样的强力。那么自己的那些年纪足以称得上彼得的爷爷辈的大臣,他们怎么说也不会比彼得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