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垂首而立,目光低垂,令人看不出一点毛病。
本来还有人担心这大帅的嫡子会在大典上闹出什么事端,这时不由自主松一口气。
“请使君上座,接收银印和黄册。”负责此次典礼的典仪官按规矩开口说着。
周彝文木着一张脸,在侍从的拥戴簇拥下,身着簇新的刺史正袍,顺着台阶,向上走去,就要在主座落座。
“请大公子止步!”在这时候,下面人群中的一个官员突然站了出来,开口说着。
听了这话,在场众人都向他看过去,看清是谁后,知晓内情都在心里一叹,本以为不会出现的兄弟争权之事,还是发生了。
步出行列,这个一脸严肃表情的官员,正是三公子的心腹。
典仪官冷眼督了下,沉下脸来,冷声说道:“黄大人,你逾矩了。这等大典上,岂容你小小刺史府史放肆?”
说这话的时候,典仪官的目光扫过下面人群最前列几人中的一角,发现山公子正面无表情看向自己,不禁微微皱起眉来。
典仪官谈不上是长公子一派,但是还是支持大公子,毕竟周彝文有周纯鑫的亲笔文书,且这场典礼如果被破坏,汶州立刻就会陷入内斗纷争中,给本已经风雨飘零的汶州周氏政权带来更多危机,所以必须进行下去。
这也是许多人的共识。
“宋大人误会了。下官并无他意,只是觉得今日大典有些不合乎律法常理,既是要受罚,仍要提出疑义。”姓黄的官员听到呵斥,丝毫不惧,硬是顶了回去,一副大义凛然模样。
“呵呵……”典仪官气的知晓。如此龌龊之目的,冠之以如此光明正大之外表!
“放肆!把大典当成什么了?来人送黄大人出去!”眼见在场众人皆鸦雀无声的看着这场闹剧,典仪官心里便是一冷,参加大典的官吏,多半是属中立。周纯鑫年纪还不大。身体好好地,几个公子并没有到那挣破脑袋想大位的时候。无论周彝文还是周瑾文,跟官员间的联系都不是太强大。官员中的中间势力还是占据绝对优势!
这时,没谁会冒险上来阻拦,就是自己也是因为担着典仪官职位,不得不出面为之。
“宋大人且慢……”
这时候,有两个声音同时响起。
典仪官看一眼步出人群的三公子周瑾文,又转头看向同样喝止自己的大公子周彝文。
心里多少有些惊讶,前者出面很正常。后者……不应该直接想封着那姓黄的嘴吗?不过自己是要辅佐的大公子,他的话,还是要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