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 五(4 / 12)

气重,乃是缺少磨练,一旦岁数再长一点,多了社会经验与阅历,也不妨成为真正的名臣,甚至经学大家。但在这时代,疽病的代言词与后世癌症晚期差不多,而且王雱得疽病与唐介、狄青、王韶他们不同,王雱未去过南方,也未受过热毒,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得的病……

这是郑朗对王雱的看法。

一个王雱不能阻侥他带着宋朝前进步伐。

眼下还有几件大事要做,非是河湟,而是财政。

俞龙珂归顺,河湟开边正式拉开帷幕,要钱,宋朝不久就有蝗灾了,明年夏收时就得准备大量的粮食,这更要钱帛。

然而朝廷几年没有南郊大祭了,正好俞龙珂归顺,朝廷必须要举行南郊大祭。非是真正的郊祭,乃是明堂祭,用费要省一点,但用费也不会小。银行监扩股,朝廷要准备六千多万缗本金,而今年财政收入必然下降,一个钱,压得郑朗喘不过气来。

九月,明堂祭开始,先斋于文德殿,存享景灵宫,斋于太庙。又朝飨八室,再斋文德殿。大飨明堂,荫补开始,中书枢密官乃节度使等重臣之家,无人食禄,量材录用。无子孙者,录有服弟侄。同时内外官进秩有差。甚至包括折家,种谔城罗兀城,折继祖为先锋,深入焚荡族帐,降部落八百余户,得牛羊以千计,及卒,录其子袭州事,而请其堂兄折克柔,朝廷从之,但对其三子各迁一资,二孙并为三班借职。直到这时,折家才渐渐为宋朝承认。

士大夫开怀了,但意味着以后每年又要增加几百万缗开支。

又罢天下欠贷一百余万石粮,十几万缗钱,百姓欢呼。这个钱帛乃是六等户以下,没有能力交还朝廷赋税的钱粮,另一边朝廷在拼命的勒紧腰包,偿还欠负与透支,一诏下,很得民心的。

但无形中使这次明堂祭支出达到一千两百万缗开支。

还算是省的,若是真正的郊祭,用费更高。

西夏乞和,表乞绥州。

西夏得到罗兀城后,继续虚声摇边,威胁宋朝。或者以诈和,让宋朝边境将士产生松懈之声。没有得逞,赵顼下诏环庆诸州,不须遣人回答。如西人再至,令往顺宁寨,依故例经军北巡检转报。

梁氏无奈,只好派大使阿泥嵬名科荣,副使吕宁、焦文贵由延州入贡,奉表乞宋朝归还绥州。国书就是投降西夏的那个汉人,如今的西夏学士景询写的,颇有些水平:臣近承边报,仰苛睿慈,起胜残去杀之心,示继好息民之意,人神胥悦,海宇欢呼,感戴诚深,忭跃曷已!恭惟皇帝陛下深穷圣虑,远察边情,念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